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们喜欢说“创作”,好像是原来本没有这些东西,被新创、制作出来了——其实也不是。起码在文学创作的这个领域好多时候不是这样的。一个经典崭新的作品,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人们可能觉得“新奇”,但更多的是“似曾相识”般的谙熟。有一点像宝黛相见,“这个妹妹我见过!”本来从未相识,却真真如同熟知。也又像我们每人心里,本来都有一枯草荒原,平时就荒置在那里,不声不响,纹风不动,让我们忘记了存在。突然有一天,某人“创作”出了一样东西,就像一星点的火种,丢了进来。然后,我们心底处的那些干枯而死的东西,腾然烧成大火,那么多的热量,那么大的光亮,成燎原之势只在瞬间。)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文学创作,差不多就是这样。

人生若只如初见,差不多也是这样。

过了十字路口的灯,旋即上一座石桥,再往左转,那里总有一些小商贩在沿路边叫卖着一些吃食。做手撕饼的吧,做炸鸡叉骨的吧。晚上叫卖着羊杂羊血,烧鸡烤串一类。那个小姑娘站在转弯处卖包子。有五六屉竖直摞在那里,好像还有点热气儿,笼屉前面立着一块简陋的牌子,“包子一屉10元”。她应当是从家里蒸好了,搬来叫卖的。她双手拢在体前,笑着看下班路上经过的人们,眼睛里努力表现出老练而又友好的表情。好像还招揽着叫卖了两声。人们都匆匆的过去,我没有见有人为她的包子停下。从生意的角度来说,她是失败的:看她的年纪,超不过二十岁。没什么人相信她会把包子做得很专业。10元一屉的价格,定得太高了,菜市场一般在7、8块。她还不懂得其中的各种“机窍”。莫小看一个小包子,想把它塞到路人的嘴里,并且让人家乖乖地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其中学问足足可以出几本书了。但这个女孩子不懂得,她的男朋友也不懂得。我看那小伙子站在她身后,两手从女孩背后抱过来,低头向她说着什么悄悄话。很显然,这个细节对于演爱情剧来说,算是常规动作。对于卖包子来说,只能给她的生意减分。——匆匆的路人,没人有兴趣去体味他们包子里的爱情味道。

很正常,爱情小包子没能支持三几天,不见了。我们都见识过真正的包子铺:老板娘长得就像只大肉包,在烘着团团热气里钻进钻出,胖手熟练无比的,砰砰砰把生包子笼屉摞起一人多高,转身又把熟好的笼屉,一边手里不停,一边嘴里不停:包子包子,茴香的韭菜的猪肉大葱的,肉的八块素的六块,紫菜汤鸡蛋汤屋里有……有客人来,她胖胖脸上马上就显出包子褶儿样的笑容,算帐时少一毛钱,她都会说出上百个理由让你补上。这才是真正卖包子的专业素质。

那个爱情小包子的女孩是失败的。但不知怎么的,我觉得她在文学的角度来看,却是成功的。觉得她有一种“人生初始”的美感。所有的那些生怯与冒失,努力做出来的勇敢与热情,实际都在表现一种转瞬即逝的美。那个专业卖包子的女老板是成功的,但她也只是成了一种符号,一种卖包子赚钱的人型机器。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那个桥边转角处,卖包子的小女孩,突然想到了“人生若只初见”这个句子。好似有些奇怪。但也许是她那种初经世事的青涩样子,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也是那么不知天高地厚,也许那么自以为是。觉得一切新鲜都可以尽在掌握,而且一切又总是一事无成。回望那个懵懂的少年,那么多愚蠢的错误,每个错误都那么美丽吧。也许也正因此,就想到“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是在描写男女爱情的吗?

也许吧。作者纳兰容若是个情种,写情写爱再正常不过。初见此的人们,应当心里一悸,都有一个“初见”的影子在蠢蠢欲动了吧。说实话,我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也如此想当然过,但心里也并未有什么特殊感受。只是在桥头转弯处,看到那个怯生生的包子女孩,心里某处荒凉的地方,被瞬间莫名点燃了。好的“创作”,真如一粒火种,只是每人心里易燃品不一样,好多时候就这么莫名其妙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uixianga.com/xhxxzjb/1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