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施肥与整地

小茴香虽然耐旱,抗盐碱,但是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还是应该注重茬口的选择。以小麦茬最为适宜。麦收后及时耕翻晒垡,白露前后2次耕翻,秋季结合耕翻每㎡施优质草木灰等农家肥~kg、碳氨40kg或油渣50kg、三元复合肥50kg,耙耱平整,以冬灌为最好。来年春季耙耱平整,有利于保墒,随后可直接播种。如若冬灌用水紧张时可进行春灌,地干后及时耙耱,做到土壤细绵、上虚下实,整地要求每畦地块要平整。以小茴香鲜菜收获栽培的肥料要加大。

2.品种、选种与种子处理

茴香常分小茴香、大茴香,菜用多以小茴香为主,海原县种植的为大茴香。品种宜选民勤、园河、内蒙古等高产品种。种子使用年限约3年。头年小茴香子粒采收时,选择生长健壮的小区地块,作种用的留在田间较其他的迟收7~10天,以利种子完熟。收割后及时进行脱粒和晒种处理,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充分风干后,保存在干燥的条件下,以备下年作种。经过一个冬天保存的小茴香种子,在播种前用垦原丰产素倍液或磷酸二氢钾倍液浸种后再播种。浸种后可提前5~10d出苗,方法是将种子泡软,晾晒至种子松散易播种。

3.播种时间、播量

播种时间宜在4月上中旬,最迟不能超过4月下旬。采用机械播种,播种时每㎡施种肥磷酸二铵2.5~3kg;下子均匀,深浅一致,深3~4cm,行距20cm,每㎡播量1.5~2kg。木耧播种的田块,播后不提倡耱地,以防板结,有利出苗;但墒情较差的沙壤土或畜力铁耧播种的田块,可进行耱地,不仅以利保墒,而且可增加覆土厚度。

4.田间管理

①灌溉

出苗后一般不再追肥灌溉。应注意自然降雨及土壤墒情灵活掌握灌水次数,在抽薹期(6月15日前后)补灌一水即可,如特别干旱年份,开花后如无自然降雨可再补灌2次水(灌浆水),但如灌三水或秋雨过多,营养生长过旺反而减产。特别要控制开花前或始花期灌水,大水重灌往往造成徒长,导致营养生长过旺而少结实或不结实。

②早春管理

小茴香子收获栽培适期播种的小茴香从播种到出苗一般15~20天。以增温保墒为中心,苗前遇雨及时耙地,破除板结,以利保墒出苗早发。浅耙方向与播种方向垂直,耙深不大于2cm,且带水土镇压器。出苗后的除草、间苗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尤其是间苗,一般可分2~3次进行。因为小茴香出苗较小麦困难,由于干旱板结等原因,会造成出苗不齐,缺苗断垄。为了达到全苗就播种时密植,所以出苗后,可分2~3次间苗,5月中旬结合最后一次中耕除草进行定苗。膜侧种植:株距10cm,窄行距20cm,宽行距保持40cm;铁耧种植:株距15~20cm,行距15cm;木耧播种:行距20~25cm,株距12.5cm。鉴于小茴香多分枝的自控能力强,为达到多分枝多坐果,一般每㎡保苗3万~4万株,平均收获株数在2.50万~3.50万株。茴香鲜菜收获栽培菜田种植一般种得较稀,株行距为5×25cm。肥水要充足。

③苗期管理

以化调为主,辅以人工拔草和间定苗。茴香幼苗2~4叶期,喷施叶面肥1次(1%~2%的磷酸二氢钾+0.50%~1%尿素)。幼苗5~8叶期,若降雨量小、土壤干旱需灌水一次。对生长过旺田块局部喷施0.15%~0.30%缩节胺,增强旺苗基部节间粗度,降低植株高度,防止后期倒伏。

④花果期管理

以防积雨淹害为重点,养根保叶,促粒实,增粒重。小茴香较耐旱但不耐涝,7~8月份如遇降雨,田间积水超过8h,会形成淹害,造成植株死亡,甚至绝收。故遇中至大雨要及时排涝。花果期虽对水肥要求不高,但重叠期较长。气候异常、土壤干旱会对开花、受精以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再需灌水1次,可叶面喷施浓度为0.20%~0.40%的硼、锌微肥,提高结实率。生长中后期,有脱肥早衰(叶色发黄)的点片,可喷施1.50%~3%尿素叶肥,提高植株根叶吸收养分的能力,促使果实正常成熟。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点片,可喷施0.20%~0.40%的磷酸二氢钾,提高千粒重,达到整体收获期一致。

5.病虫害

虫害有黄曲条跳甲、黑绒金龟甲、蚜虫和金针虫、蝼蛄、盲蝽、螟虫等。病害有霜霉病。

①虫害防治。幼苗刚出土时有黄曲条跳甲(土跳蚤)、黑绒金龟甲(铁跑牛)等为害时,可用敌敌畏或敌杀死~倍液喷雾防治1次。苗期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时,也可用毒饵诱杀,将50%马拉硫磷乳油4份或40%乐果乳油3份与份糠麸混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使之成豆腐渣状即可,每㎡投撒毒饵2~3kg。花期有蚜虫危害时可用乐果或吡虫啉~1倍液喷雾1次。结果期有盲蝽、蚜虫、螟虫等危害,可选用4.50%高效氯氰菊酯、50%辛硫磷、10%吡虫啉倍液或1.1%苦参碱倍液、1.8%阿维菌素倍液喷雾防治。②病害防治。多雨年份,为了防止霜霉病的发生,可于6月中下旬喷施杀毒钒或百菌清或多霉威1次,每㎡用药量40~50ml。按照绿色栽培的要求,若小茴香生育期内病虫发生较轻时,可尽量不施用或尽可能少施农药。每种农药只能使用一次,最后一次使用时间距采收间隔15天以上。

6.适时收获

①茴香子收获栽培。9月中旬开始收获,商品用小茴香以淡绿色为上等,所以除留种田块外,收获不能过迟,一般要在完熟前7~10天收获。收获时注意要选择晴天头和阴天尾,让小茴香收获后有一段晴好的天气及时风干。每㎡种子产量收~kg。收获通常采用人工拔除后集中晾晒,碾压后机械除杂质清选,装袋储藏,防止受潮。若收获时遇雨,会使小茴香果实变色发黑、发霉,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收割后风干好的小茴香应尽快打碾,分级包装,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雨淋,以待销售。

②小茴香鲜菜收获栽培。食用嫩株高20~30cm时,全株有7~9片叶,叶柄较短,叶片是三回羽状深裂的细裂叶,每㎡可收鲜体小茴香菜~0kg。

7.茴香子包装及销售

收割后风干好的小茴香子应尽快打碾,分级包装,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雨淋,以待销售。为了提高茴香商品率要特别注意,一是要充分晒干后再打碾,不要粘上泥土将茴香子糊脏;二是不要乘湿打碾,以免造成发霉变黑;三是注意在打碾时不要将茴香子打烂,碾成几瓣,破坏了整体形象而影响其商品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uixianga.com/xhxrybw/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