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中草药杜仲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别称:思仲(《别录》)、思仙(《本经》)、时珍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中有银丝如绵,故曰木绵。其子名逐折,与浓朴子同名。 杜仲是我国最古老的中药之一,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杜仲在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多年的药用历史。如果进行更深一层的追溯,我们可以发现杜仲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杜仲的作用,杜仲甚至被人们称作了“植物黄金”。 在古代杜仲不仅在传统医学领域里运用的非常广泛,同时古人还将其运用在了食疗方面:杜仲寄生茶、杜仲羊肉汤、杜仲煨腰花等等。 杜仲可以治疗各种腰痛,以补肝肾、强筋骨,肾虚腰痛尤宜。《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并记载“主治腰脊疼,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不老。”由此可见杜仲在古代就极其出名,到了明朝,杜仲的药效和使用方法也在《本草纲目》里做了进一步的总结:“盖肝主筋,肾生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 杜仲也可以用于治疗胎动不安以及习惯性堕胎。常以其补肝肾、固冲任来安胎,单味就有效,比如:《圣济总录》的杜仲丸,也可与其他草药同用(《简便单方》) ②《本草述钩元》:"杜仲,用酒炒断丝。" 性味甘微辛,温。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 归经入肝、肾经。 ①王好古:"肝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①《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②《别录》:"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③《药性论》:"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⑤王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⑥《本草正》:"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⑦《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⑧《本草再新》:"充筋力,强阳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①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顿服。用盐、醋和之亦得。(《箧中方》) ②治腰痛:川木香一钱,八角茴香三钱,杜仲(炒去丝)三钱。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活人心统》思仙散) ③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锉),丹参二两,芎藭一两半,桂心一两,细辛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两沸,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杜仲散) ④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半,芎藭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圣济总录》杜仲饮) ⑤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川杜仲四两,小茴香二两(俱盐、酒浸炒),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俱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⑥治妇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瓦上焙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圣济总录》杜仲丸) ⑦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简便单方》) ⑧治高血压:㈠杜仲、夏枯草各五钱,红牛膝三钱,水芹菜三两,鱼鳅串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㈡杜仲、黄芩、夏枯草各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本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uixianga.com/xhxyfyl/9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扒肘子做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