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辛温解表中草药荆芥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 荆芥炭是一种经过炮制加工的中药材,它是把中药荆芥烧制存性以后得到的炭状物,这种中药材中它有多种药用成分,能解表散寒也能祛风除湿,而且能止血,不过荆芥炭在服用后也会有一些副作用出现,如果不意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 1、解表散热 荆芥炭是一种能发散风热的中药材,它能解表也能疏散风热更能发散风寒,而且药性平和,在中医临床上能用于人类风热感冒的治疗能让人类感冒症状尽快好转,另外人们出现高烧时及时服用荆芥炭,也能让病情很快减轻,能让体温恢复正常。 2、透疹止痒 荆芥炭入药以后还能透疹止痒,它是治疗人类荨麻疹和风疹以及麻疹的常用药,而且治疗效果特别好,多数患者在用药后能让病理过程消退,而且能人们皮肤表面出现的痛痒症状很快减轻。在需要时可以把荆芥炭与薄荷与防风等多种中药材搭配要一起服用,会让它透疹止痒的功效更加出色。 3、抗炎止痛 荆芥炭这种中药材中含有多种天然药物成分,它能抑制人体内病毒的活性,并能促进身体内活性酶再生,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抗压能力,另外它还能加快人体内皮质类胆固醇产生,能让疼痛症状明显好转,适量服用能起到明显止痛作用。 荆芥炭的副作用 荆芥炭药用功效极为出色,但它也是一种略带毒性的中药材,人们过量服用这种中药会加重身体肝肾负担,而且会让人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药物中毒,这是人们服用它时必须要注意的副作用。 大家了解了荆芥炭的功效与作用,能知道荆芥炭对人类身体有诸多好处,也能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在服用荆芥炭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副作用以免服用以后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带花序的全草或花穗。我国南北分布甚广,主产于江苏、浙江及江西等地。多系人工栽培。秋冬采收,阴干切段。生用炒黄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发表,透疹止痒。用于感冒风寒,头痛恶风,产后发热,吐衄崩漏,咽喉肿痛及麻疹、风疹、过敏引起的荨麻疹以及皮肤瘙痒。用量用法:《民间验方14》5~9g 临床应用本品性平不烈,以辛为用,长于散风,外感风寒、风热均为常用。炒炭止血 《民间验方1》用于治疗丘疹样荨麻疹 荆芥12g,黄柏12g,连翘15g,苦参15g,黄芩15g,防风12g,蝉衣12g,升麻12g,甘草16g,生石膏12g,白鲜皮12g,水煎煮,日服2次 《民间验方2》产后眩晕 将荆芥穗炒至焦黄,研细过筛,每次取6g冲服 《民间验方3》扁平疣 用新鲜荆芥叶捣烂成糊状备用,先用温水清洁面部后再用备好的药敷于面部皮损处,10分钟后再用温水清洁面部即可,1天1次,连用3天后,再隔日一次。《中国临床医学》 《民间验方4》不明原因的水肿 取荆芥、大黄粉末15份,每次温水送服10克,如小便不通大黄减半,大便不通荆芥减半。取其通小便之必用大黄《民间验方4》5g荆芥9g。每日1剂,2剂后水肿必消,遇不明原因水肿者用此方多能取效《吉林中医药》 《民间验方5》冻疮 荆芥30g水煮约mL,温洗局部。每晚1次。每次15~20分钟。患者1例,用药2天后肿痛痒明显减轻,再洗2天,痛痒已除水肿基本消失。于第2年冬季气候变冬之际再煎煮,温洗2次,随至今未见复发。《吉林中医药》 《民间验方6》偏头痛 鸡蛋一枚,将较大一端打破成一直径约2cm的小孔,将荆芥研成末,加入鸡蛋中,用筷子将鸡蛋与药混合,直至荆芥末加满为止。用湿纸糊住鸡蛋小孔,放入火中烧熟,将鸡蛋同药服食。每日一枚,连服了枚。《中国民间疗法》 《民间验方7》尊麻疹 以净荆芥穗一两碾为末,过筛后入纱布袋,均匀地撒在患处,然后用手掌反复揉搓至发热为度。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及一切皮肤瘙痒病,轻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中医杂志》 《民间验方9》产后血晕 取荆芥31g,炒至焦黄,研细过筛,每次用6g,加童便30g服。其治25例,结果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四川中医》 免费学习: 1、感冒、发烧、落枕调理方法 2、斑秃、脱发、头屑调理方法 3、上火、牙痛、成人鼻窦炎调理方法 4、咳嗽、腕管综合症调理方法 5、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疼痛调理方法 6、指关节疼痛调理方法 7.更多病症调理方法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uixianga.com/xhxyfyl/6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生要顺气疏肝,这4种食物多吃一点效果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