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赋白话讲记第六课第6课

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喘急有虚有实。痉症有阴有阳。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

  好,刚才大家读得够洪亮。

  读经典,一要洪亮,二要吐字清晰,三要语言和缓从容。这三条做得好,你读一遍就很深刻。

  我们今天接着看《病因赋》第六节课“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喘急有虚有实。痉症有阴有阳。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这段话非常精彩,基本上每节课我们都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因为每段话展开来都有无穷的奥义。

  比如这句“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

  以前的臌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肝硬化腹水,肚子鼓鼓的,在古代古人认为,臌胀分为四种情况,一种是气臌,一种是血臌,一种是食臌,一种是水臌。

  不管是哪种臌都跟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分不开关系,所以治疗这中满臌胀必须要治脾,而治脾圣药是什么?苍术、白术。

  所以治疗臌胀,身体胀满,通常会用到苍术或者白术。

  臌胀的病我们碰得比较少。但是这句话如果用于减肥,用于消除大肚子,腹部脂肪厚,赘肉多,腰圈变粗,像水桶那样,像游泳圈那样,用于这方面很有启发。

  在镇上有位老干部,他退休后就一直发胖,本来一百四十多,突然间飙到一百七十多,他说我已经没有暴饮暴食,乱吃乱喝,怎么身体还在发胖?

  我们跟他说,现在很多人吃少量的肉都容易虚胖,为什么?因为现在肉制品很多放了长肉素。

  当时我有一个同学他笑笑说,不是养鸡场的人催大了鸡,而是鸡催大了人。

  最后呢?养出来的鸡也是进到人的嘴巴里。

  所以孩子吃了肉制品偏多的话,身体就很容易虚胖起来。

  这位退休老干部进来的时候说他有血糖高,血脂高,还经常头晕短气,两步路都不想走,心脏负荷不了,也就是说,他身体超重了。

  我们看,一辆拖拉机它已经到报废期,已经老了,要退出江湖了,它如果还超载呢?不要说爬坡爬不上去,连平地都冒乌烟,都不动,所以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减负,不要超载了,只载一小半。

  所以治疗众多的心脏病,气喘,你看到肥人,你先给他减肥,等肚子周围的油消磨得越来越少时,他的心脏就越来越好。

  这也是一位老师说的,早期的心脏病要治胃,晚期的胃病要治心。

  为什么说早期的心脏病要治胃?胃它不单只是脾胃的胃,这个胃它是中焦土,整个大腹都属于脾胃所管。

  你想一下,一个人暴饮暴食过后,肚子臌胀,那心脏是不是很累啊?

  所以大鹏、小鹏你们进山来,为什么我前面两个月都让你们减肥,读经典,干体力活,跑山,因为只有把你身体的赘肉燃烧干净后,你的心才会舒坦。舒坦过后,脑窍就会灵光。

  不然,赘肉附在身上就像厨房的电灯泡,被那些油烟糊住后,那光透不出来,你学什么东西,脑子都不够灵光,所以这些痰湿、肥肉、赘肉乃是智慧的巨大障碍。

  我们中医要让一个人聪明很简单,瘦人给他健脾,肥人给他去痰湿。

  在镇上小学有个孩子也是短粗胖,才十二三岁,就一百二十三斤。

  他父母反映,老是咳嗽,一上课就睡觉,而且一睡下去还打呼噜。

  为什么呢?心脏的能量已经没力供到他大脑了,都在赘肉里头消耗掉。

  他来的时候,我给他用了平胃散。

  平胃平胃,把胃里多余的脂肪,水液给它削平了,平胃散加山楂、神曲有很好的减肥效果,叫楂曲平胃散。

  吃了半个多月,减掉七八斤,当然前提是不吃零食。

  我说,吃零食,你就别吃药了,反正都没有效果。

  他回去过后,这么一做,就减掉七八斤,还没配合怎么去大量运动,上课昏沉的症状就消尽。

  如果他有再加强运动,那不是减七八斤,可以减一二十斤。

  至于这位老干部退休后没事干,所以古人讲发福,发福不是好事。

  发福是你心脏力量不够,那些痰湿,水湿挤不出体外去。

  我们看古代的那些道人,或者长寿者他们有一个特点,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清瘦的,很少肥胖能活过九十岁的,他心脏承受不了啊!

  所以他来的时候气喘、心慌,腿脚沉,肚子大,头晕。

  我们把它当做“中满臌胀”来治。

  浑身都有病怎么办?既有头部的问题,也有腿部的问题,腰也不舒服,心脏也不舒服。

  《黄帝内经》上讲,上下有病,当治其中!

  当一个病人来跟你反映一大堆症状,你要抓住那个核心,叫抓主症,就像擒贼擒王,射人射马。

  所以,我们就把它看成脾虚不运,用分消汤。

  分消汤可以上中下把那些痰浊,水湿,瘀血分消出体外。

  在上的用宣散的生姜,所以上次鹏昱讲到,他有一个同学身体也很肥赘,痰湿重,想要减肥,喝大量的浓姜汤,加上拍打运动,那些赘肉就消下去。

  因为生姜辛走肺,肺气一开宣,周围水气就通通从小便排出来,所以你看到病人舌苔水滑的,你叫他喝浓姜汤。

  他觉得我的尿比平常多了一倍,那就是身体的停水,茶饮,凉饮通通从小便逼出体外,因为生姜入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发汗,一个是利小便。生姜的话,一开肺,毛孔一发汗,小便就出来了。

  所以第一组生姜是宣上焦之气,第二组宽中焦之气,叫宽中,用了木香、砂仁、苍术、白术、枳壳、厚朴、陈皮、香附。

  大家看这八味药,有一个共同特点,什么特点?都有行气的作用,脾虚不肯动了。

  我们要用一些健脾行气的,让它脾动起来,脾一动,赘肉它就留不住了。

  脾你不肯动了,脾呆了,滞了,它赘肉就留在那里。

  这是宽中,让腰腹周围那些肉宽开来,宽开来后。

  你还要给邪一个出路。古人讲,治病有一个捷径。什么捷径?走利小便的捷径,利小便可以解除很多问题。

  对于肥人来说,肥人不治湿,非其治也,治湿不利其小便非其治也。所以用泽泻。这味药很厉害哦!

  为什么叫泽泻?在《本经》上讲,人服用过后,如行水泽之上,就好像说吃完过后,你有勇气在那水库之上漂走。

  当然这是一种感觉,就是吃完你会轻身,身体变轻松,所以六味地黄丸用泽泻。茯苓,猪苓,还有灯芯草,这些都是带有利水除湿效果的汤药。

  所以上焦一个宣字,中焦一个宽字,下焦一个利字。

  他吃了这个药十来天过后,从他家里走路到我家里来感谢说,以前我三步路不想走,现在吃完这个药后身体排了大量的尿水后,腿很轻松,看到路想走,走了就知道欢喜。

  他走了三公里左右,以前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公里都不可能走下来,一下子走三公里,所以人不是不喜欢运动,而是他身体赘肉多,心脏力量不够的时候没办法走。

  一旦赘肉一消,心脏动力恢复,谁都想动,都不想待在那里。所以这就是一个脾虚不运导致的肥胖、腿软、心慌、脚肿、腰痛,通过一个分消汤,把这些杂症一网打尽。

  我们看,古人讲,腰以上肿者宜发汗,腰以下肿者宜利小便或利尿。

  而我们这个分消汤既有发汗的,也有利小便的,还有运化中焦的,所以这个汤方你用好了,不是减肥这么简单,对于肠道里头的包块、积聚,身体里头顽固的瘤结,它都消除,因为它能够分消开来,你该从上面跑的从上面跑,中焦消化的中焦消化,下面利出来的下面利出来,所以有这个思路,你去治病,掌握分消汤的理法。

  其实减肥还有一招很重要,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但是嘴巴跟腿都是由念头所管。

减肥你如果不减念头是行不通,尤其是贪念,好吃的念头,所以鹏昱你能够减下来一个原因就是你这个嘴控制得比在外面的好。那么如何断这个念头?我们有一个断念五斩。

  第一斩要早,不能等到已经吃了然后再想要来断,那念头一起,像昨天叔婆、春姨他们拿了一些零食,蒸得热腾腾的红薯给我们吃。

  我们说,我们一天只吃三餐,如果你吃了,你晚上肯定是吃得没那么好。

  所以在念头源头处控制,不要嘴巴一吃起来,然后再想要断,这个已经慢了,所以断念要趁早。

  第一要早,第二呢?第二要快,慢了不行。

  如果你还跟它纠缠,说吃一点还是不吃一点,在那里纠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所以第二斩就是要快。

  第三要狠,心狠手辣,余老师常说,一个医生尤其是针灸医生,一要有菩萨的心,二要有屠夫的手,不然看到那个针你都不敢扎不敢下。

  断自己念头也是,你光有菩萨心不行,你还要有屠夫的手,所以庙宇里头既要有佛菩萨坐镇,也要有四大天王横眉怒目。

  所以做人就修这两条,在庙宇里头修学,他修的就是文治武功四个字。文治就是要慈悲。

“何知端揆首府?常怀济物之心”这是慈悲。

“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那大家明白了在这个庙宇里头,谁常怀济物之心?佛菩萨,所以笑脸迎人。那谁独挟盖世之气?护法天神,韦驮菩萨,四大天王。

  所以弄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就知道古代的狄仁杰、包拯、海瑞他们都曾在庙宇里头修学,跟这些大德师父交往甚深,他们都得到这股传承,就是古代庙宇的教学能够延续两千多年,道理何在?就在这里面饱含文治武功。

  第四斩要准。你不能拿刀来砍别人,要砍自己的恶念、恶习。别人的过失我们看不见,若是真修道,不见世间过。管好自己就等于管好了天下,所以要对治好自己。

  怎么学圣贤?

第一招,以师志为己志,要以师父的志向为自己的志向。

  第二呢?慕贤当慕其心。要看圣贤的存心。

  第三呢?拿经句来对治自己,要瞄准这一点。

  第五呢?彻,彻底的彻。

  断念五斩第五斩彻底很重要,你斩得不彻底就像斩草没有除根,随后它又生。

  所以我在余老师那里的两年期间非时不食,为了让我的诺言兑现,特地在饭厅那里贴了这句座右铭:

  食不言乃养心方,七分饱胜调脾剂。

  横批:非时不食。

  就说你真想减肥,让你智力开发,你一天就吃三餐,零食都免谈。

  因为我在那里发现,余老师那里太多零食了,因为每个病人有些稍微好心一点的就送,送得在药房里经常有存粮,然后学生拿到宿舍里,随处都看到零食。

  这时你吃了再去写作,那个血液就不够清澈,它就写不出那种高质量的文章。所以我才知道,贪嘴不但令自己肥臃,还令自己智慧退化,你可以试一段时间清斋淡饭,一日三餐,不饱撑,这样的话,你再写出来的字,写出来的文章,记出来的日记都会比以前更好,而且烦恼更少。

  这是断念五斩:早、快、狠、准、彻。用好过后,你可以通行世间任何学问。

  好,我们再看下一句“噎嗝翻胃者,气食相凝”。

  一个人七情内伤,或者饮食不节过后,他会有一些痰浊附在咽喉跟胃,严重的呢?食道癌,胃癌。

  所以噎嗝相当于现在的食道癌一样。

  翻胃呢?胃癌啊!

  这个是什么原因?原来这就是起源于小小的气食相凝。什么叫气食相凝?就是生气的时候吃饭,或者吃饭的时候生气,或者平时老是动气,而吃饭呢?又没有节律。好吃的时候就拼命吃,不好吃就撅嘴。

  看到这样的人你就可以断他有得胃癌,食道癌的潜质跟征兆。为什么呢?因为他气食相凝啊!

  我们碰到一位农村老阿婆,是她来告诉我们怎么治。她在高村,当地很多姓高的,我们五经富很多姓曾的。

  她来就喘气胸闷,她说老毛病又犯了。

  我说,什么老毛病?

  她说,又吃了压气饭。

  我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农村的俗语,而且一下子切中病机。她说看不惯儿媳妇的一些作为。

  这是老一辈很勤,看到后一辈懒的话就看不顺。看不顺,看不惯别人是自己修养不够。

  我们跟她讲,老年人不聋不哑不作家翁,不作老人,还是要眼不见,心不烦。

  给她用了半夏厚朴汤配合逍遥散,这个是治疗气食相凝很好的一组合方。合方治疑难。

  半夏厚朴汤能够治疗食痰阻于咽喉,逍遥散能治疗怒气绑结在胸肋,两个一结合,你痰食也治了,肝郁也消了。

  所以这个合方你如果用得好,治疗压气饭是没问题的。吃了一剂药就松了,还有两剂药留到以后再吃,一剂药就够了,这个一剂药下去,病人就有明显的放屁,只要是他胸肋胀满硬结的,气食相凝,分解很快。

  当然像噎嗝翻胃如果已经到癌变的情况就没那么好对付。在它的前期还处于功能型障碍的时候,你用药效果会很好。

  我们再看下一句“喘急有虚有实,痉症有阴有阳”。

  人喘气你得分他的虚实,一般暴病多实,而久病多虚。

  我们来看一个虚喘的病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老先生有一次他到四川去游访,他去登山的时候发现有一个挑山夫,腿脚气力很足,精神焕发,不禁问他,怎么把身体养得这么好?

  这位挑山夫说他以前是一个病残身弱的人。

  老先生听了很惊讶,怎么病残身弱,变为现在强悍无比?

  挑山夫说,我以前劳累过度,导致喘气,不要说担人上山去,就算空身也上不了山,没走几步路心就慌,气就喘。常年如此,既不能够给家里赚钱养家糊口,还要连累家人,很伤心。

  后来碰到一位道人,告诉他一个医方,用蛤蚧跟人参打成粉,每天服用一小调羹,再去走动,运动。慢慢地服用一阵日子,气力一天一天地长,虚喘的症状一天一天地消。

  然后他再去重操旧业,去负重,挑山,身体越来越好。

  所以他这个身体一半得益于人参、蛤蚧。

  另一半呢?得益于负重穿越,所以要你们的身体好,光吃补药是行不通的。

  老先生听后,把这个经验记在他的笔记本。所以你们如果会观察,随时你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小招法,包括我在这山里我已经得到很多小招法。

  因为每一个村民他都是一本书。他几十年过来,不可能没碰到一些问题障碍,即使他没碰到,他在茶余饭后也听到。所以跟医学有关的,你一问他,他都坦诚布公啊,毫无藏私就跟你讲出来了!

  这就是真正的儒医。什么叫真正的儒医呢?连老百姓、走街串巷的人你都尊敬他,向他讨教,这叫不贵儒医,下问铃医。

  儒医的精神都具备有这特点。你不要以为自己读了大学毕业就高高在上,人尊贵与否跟他学历、背景没关系,跟他的态度关系很大。

  富在知足,贵在谦下。一个人富裕是因为他知足,一个人很尊贵是因为他懂得谦下,尊重别人。

好,我们再看这句话就经典了,“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

  各种积聚有一个原因就是气凝其痰血,那个气跟痰血阻在一起。

  上次创涛那边有位妇人月经不调,时常短少,甚至两三个月都不来,三个月不来就叫做闭经了,关闭住了。

  为什么关闭呢?里面有积聚堵住。

  创涛问,这个要用什么方子?

  我说,病人脉带弦,还有点细,细乃血少,弦为气郁,平时痰又多。有气郁,有血少,还有痰多,不就是气凝其痰血吗?

  妇人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郁闷跟生气多,所以要治其气,而且现在人有个特点,什么东西都有得吃,水果,鸡蛋,牛奶,豪不忌口,海鲜,鱼翅,肉制品,只要看到好吃的就往嘴里塞,只要嘴关守不严的人,他的病就会源源不绝,所以他痰就多,痰多一般是饮食过度的产物,后遗症。

  我说就给她开一个小二四汤。

  小二四汤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太经典了,你如果掌握好,你在调妇科疾患还有好多疾病,你都会有很好的思路。

  小是小柴胡,二是二陈,四是四物。

  小柴胡调什么?调气。

  二陈汤呢?调痰。

  四物汤呢?调血。

  所以小二四汤是不是治“气凝其痰血”啊?一个人生气了,又乱吃乱喝,而且还不爱运动,血脉不通,一下子三个恶习都通杀了。

  这个汤方是不是很普通,很普及?现在有哪个人不着急生气?有哪个人没有饮食过度?有哪个人不是懒惰,不爱运动的?

  所以这个汤方你灵活用好了,你试效,你可以出一本书。就用这个汤方从头到脚的疾病,你去加减变化,所以为什么有一个人很厉害,他出了一本书,而且治了几十年的病就用一个方子。《十年一剑—全息汤》,你们一定要去买这本书,看看人家怎么变化。他用十年来磨一剑,用一个全息汤。

  当然这个不是说没有中医的辩证论治,有,他在一些特点的他会加减变化,还会配合一些养生的,这是中医的辩证。

  辩证你不要只在药方里看到辩证,你还要在他言行,生活起居方面辩证,你的药方就如有神助。

  她吃了这个汤方三剂,月经就来。从此以后月经量少以及时时有闭经的现象就消失了。

  创涛说这个方子这么神啊!以后他的亲朋好友,一些妇人调经的找他,他就用这个方子,所以这个小二四汤不得了。

  我们看出五积六聚,你五脏有积滞,六腑有堵塞,总是气凝其痰血,你说能超得过气郁、痰阻跟血聚吗?超不过,只是有所侧重。

  你看她唇紫暗的,你就在这基础上多加点丹参、三棱、莪术,严重的加点元胡、苏木,血竭,再厉害的,适当用点虫类药,那不就行了?

  你又看他身体很肥胖,他来这里看病他就吐了两口痰。你就可以加入化痰的南星,因为二陈汤里有半夏,南星,白芥子,皮里膜外之痰,皂角刺能够开破,全瓜蒌能够洗涤脏腑的痰浊,一味一味药地去变化。

  如果他是气滞加重的,脉很弦硬的,来的时候就横眉怒目的,给他加点香附、玫瑰花、枳壳、桔梗,气机就松,因气、痰跟血有所侧重而去加减变化药。

  这个汤方很活,活到像咏春拳一样,活到你用什么招打过来,他都是一个守中,就那咏春八手,八招都可以招架一万种攻击。就像太极划一个圆圈可以挡住各种攻击。

  我们再跟大家分享一个。你别小看这个小二四汤以为它只能够治疗普通的调经或者积聚,它连一些肌瘤,癌症,包块它都有减轻跟消解的效果。

  因为人身体有一些包块积聚它就是被痰浊、瘀血捆绑了,你包块你割开来不就是黏黏的痰,还有堵塞的瘀血跟凝结的气滞。

  我们看《黄帝内经》怎么论积聚的。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肠外有寒,就说肠子外面周围你受了寒气,受寒气之后呢?

  汁沫与血相抟,汁沫就是人体的津液,就像甘蔗你一嚼下去它会出一些汁来,人体的精气就是汁沫,跟红色的血相互打架,包裹在一起,像快递打包一样,打成一个包,相抟。

  则并和凝聚不得散,它们合并在一起,散不了。散不了的结果则积成矣,这些包块、肿瘤、积液就形成。

  所以《黄帝内经》这篇叫做《百病始生篇》。

  它告诉我们治积的大法。

  第一呢?要把肠外的寒散掉。

  第二呢?要把身体里的津液流通开来。

  第三呢?要把瘀滞的血液活化。

  所以治瘤结就三个思路。

  有一位老师得了子宫肌瘤,她说要不要去做手术,有将近鸡蛋仁那么大,蛋黄那么大,我说你先吃一两个月药再说吧。如果不行,你再去。

  我们一下子看她舌底静脉曲张,有瘀血,嘴唇偏暗,而且平时容易怕冷,叫她绝对不要再吃凉的东西,越冻就越大,越晒就越化。

  凡是身体的积块你去冰冻它,吃凉的,它会越来越大,像滚雪球那样,一旦太阳一出,身体有阳气后,它就会变小。

  妇人腹中有癥瘕包块用什么汤?

  《伤寒论》上张仲景讲,桂枝茯苓丸主之。

  你看,这个汤方只有五味药,它把三大法都囊括进去,桂枝它散什么?散寒。

  所以肠胃包裹的那些寒气被散掉,就被解放开来了。

  茯苓它流通的是什么?津液。它能够通利三焦,淡渗利湿,津液又对流了。

  那桃仁、赤芍、丹皮活的是什么?活血。所以血液灵活而津液流通,寒气又外散,那包块是不是解放啦?

  所以这个汤方就是解放肚腹周围包块的汤方,所以让包块解放吧—桂枝茯苓丸。

  用这个汤方还加了一些小茴香啊,蒲黄,五灵脂这些能够活血,让包块走的药物。

  吃了一个多月要去检查的时候发现包块,肌瘤块还没有小指甲片那么大。

  她说这个已经不碍事了。

  所以说,你如果用好了这个药物,张仲景《伤寒论》两千多年留的汤方治疗现代人病还是那么有效,所以叫经方经方,经久不衰之方,能够经得起实践反复考验之方。

  我们看这个案例就知道,积聚的形成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寒邪,第二是痰饮,第三是瘀血。

  对于寒邪的,我们要多晒太阳,不吃生冷的东西。

  对于痰饮,我们要七分饱,而且要少荤多素。

  对于瘀血,我们要多运动,所以掌握这三种病理产物,你养生也出来了,药物也出来了,所以治病不难啊!

  好,我们今天分享到这里,感恩大家!陈卓玲听打整理

版权:中医普及学堂

推荐阅读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一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二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三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四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五课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uixianga.com/xhxxzjb/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