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调理方法中药脐疗方收藏版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肚脐(脐疗)大全,值得收藏!您。 肚脐冇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豐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於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後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紫德堂特色中药蜡疗温养肚脐,对男科妇科有奇效!。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後休息12个小時。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失眠 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腸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麼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7:前列腺肥大: 白胡椒细辛各15克,研粉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男人阳痿,用这个东西敷肚脐,张仲景的治疗经验,不服不行!。 8:失眠: 取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各10克,棗仁20克,红药3克;或三七、丹参各10克,石菖蒲、远志、硫磺各20克,红花6克,共同研成细末,均用40度白酒调成稠膏状,涂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 9: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附子、细辛研磨成细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外敷肚脐。附子性卒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细聿性辛温,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功效。凡辨证属于阳气虚弱、真寒假热、上热下寒的疾病,都可以用此法来治疗。糖尿病本病后期易出现四肢疼痛水肿、僵硬拘挛等表现,每到冬季则症状加重痛苦难忍。用以上药物敷脐治疗,每次12小时,2天1次。 10;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 肛泰贴剂:其药物成分为地榆(炭)、五倍子、冰片、盐酸小檗碱、盐酸罂粟碱等,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之效,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肛泰贴剂需外用,洗净脐部(神阙穴,即肚脐眼)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贴剂胶布撕开,将药片对准脐部粘贴牢固,一次1片,一日1次。 11:治疗高血压:吴茱萸敷肚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受够了长期吃药的罪,说到吃药就头疼。这时我往往建议他们去药店买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脐里,用麝香壮骨膏固定好。结果很多人用过后发现,这个办法竟比什么降压药都灵,而且还感觉腿脚有劲,头脑清爽。 12:慢性病防治: 药物由中药防风、黄芪、肉桂各等份组成,碎成细末敷脐。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阙,趁湿填入药粉0.5克于肚脐内,外贴胶布盖住药物即可。3日换药1次,5~7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敷脐2~4个疗程。 13:治疗偏头痛: 生石膏1克,白芷、川芎各0·5克。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14:肚脐埋药丸治便秘神效: 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实各30克,陈皮,木香,槟榔,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每用20克用蜂蜜调成膏贴肚脐2天一换,又本方有很好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20克。 15:鼻窦炎: 介绍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效,所以记在此。不过有一点便秘者不宜,酒最好用高粱酒泡过的药酒。 16:寒性体质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收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收。寒性体质,脸上长青春痘,痛经,腹泻,腰疼,喜好出汗的人,脾肾阳虚的人,常常感冒的人都可以一试。一周将有好的消息。 17:治痛经: 取肉桂、炝姜、茴香各15克,研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覆盖清洁消毒纱布l块,连用5~7天,痛经可愈。 18:治月经不调: 取当归30克、红花15克、月季花15克,用茶叶水调,敷脐部。每次在月经之前1天敷脐,连敷5~7天,至月经干净为止。此方对少女月经不调疗效最好。 19:心肾不交,肚脐敷贴交泰丸 这个药来自于《韩氏医通》下卷,主要成分是黄连和肉桂,我们都知道,黄连是极其苦寒之药,而肉桂性热、温补,黄连苦寒以清心火,肉桂辛热以温肾阳,具体做法如下。黄连性寒,肉桂性热,将二者调和敷在肚脐里面,能够清心火,温肾阳,是治疗心肾不交的绝妙处方。交泰丸敷肚脐眼将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可使阴阳相接,心肾交合,所以取名为交泰丸,是自古以来治疗心肾不交的首选方药。每天晚上,将一丸药塞到肚脐里面,然后用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便可以了。 20:早泄治疗敷脐法 露蜂房、白芷各10克,共研细末,醋调成稀糊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上,外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每天或隔天敷药1次,连续3~5次,一般用药5~7天可愈。本方具有补肾固精、收敛止泄之效。《临床上可配制辛香液(丁香10克、细辛6克、乙醇毫升,浸泡3天)用棉签蘸侵出液在性交前1小时涂于龟头及冠状沟部,以降低末梢神经感性,提高性交时的射精阈值,从而起到延缓射精的作用》男人阳痿,用这个东西敷肚脐,张仲景的治疗经验,不服不行! 21:咳嗽气粗,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舌苔薄黄,脉浮滑。 麻黄10克,杏仁9克,生石膏15克,甘草6克。 主治:咳嗽气粗,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舌苔薄黄,脉浮滑。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每次取药末3克,温水调黏糊敷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2:天冷不用愁中药敷脐暖身有奇效: 使用本方后,就是在寒冷的冬天,你穿很少的衣服也不会冷,敷药的神阙穴(肚脐),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满面,精神倍增。、配方:花椒10克白胡椒60克肉桂20克附子5克炮姜10克陈皮5克;敷药时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洗干净,把药末撒在神阙穴(肚脐)里,在用(麝香虎骨膏)胶布贴上即可。 23:治高血压: 川芎20克、白芷20克、冰片2克. 三味药,共研细末,用的时候,把药棉摊成薄片,取2克左右药粉,滴上几滴醋,不用太湿,包成一团,用最薄的一面,贴在肚脐上,外面白胶布(最好用创可贴,最便宜的就行,不容易过敏)固定,每天换一次,连用几天。 24:天冷不用愁暖身有奇方: 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花椒1g、胡椒4g、研末,密封备用;把药末撒在胶布(麝香虎骨膏更好)上,即可使用。贴一次7天左右有效。 25:敷脐疗法还能治疗慢性病。 对失眠者可用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等混合敷脐;慢性肾盂炎,用胡椒7粒,麝香0.6克研末后将药粉敷脐中,外盖胶布,10天换药一次,连敷3次,可使小便恢复正常。肝硬化腹水用利尿药无效时,可用芒硝60克、肉桂粉6克和匀敷扎脐部,能使小便量增加而腹水减少。高血压患者用朱砂6克,醋制白矾10克,降香6克混合研末敷脐,能使血压下降。小儿夜间遗尿,取7厘米长连须葱白3根,硫黄30克,共捣泥,睡前将药敷患儿脐上,用纱布覆盖,8-10小时后去掉,能防止小儿遗尿。 26:妇女痛经: 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共研细末,酒调敷脐上,用胶布固定,然后放上热水袋加温。使用几次后便可治愈。 27:自汗、盗汗: 五味子、五倍子各克,共研细末,过筛,加白酒适量调匀,敷于脐中,用热水袋加温,每24小时换药1次。汗止药停。 28:前列腺增生: 取大黄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蒲公英15克,乳香6克,川牛膝10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上药共研细末,以30%二甲基亚矾适量调成软膏,装玻璃瓶备用。每晚取药膏涂满肚脐,用医用胶布覆盖固定。1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一般一个疗程见效,3个疗程小便如常。 29: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我用中药外敷神阙,没想到第一天晚上敷了半个晚上(半夜里女儿把药揭开了)之后,早晨起来,鼻子居然好多了。接下去连敷两个晚上。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30:利尿 用田螺肉4个、大蒜(去皮)5瓣、车前子(研末)10克,共捣如泥,做饼敷脐,纱布覆盖,包扎固定,敷药8小时后去药,每日1次。此法可以利尿,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一般3次可收效。 31:中药敷脐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麝香1.5克;龙骨、虎骨、附子、雄黄、乳香、没药、胡椒、小茴、青盐等分为末。将麝香入肚脐中,外用药末放麝香周边做圈围住,用槐树皮灸一百二十壮,中间不时的须换槐皮。 注意事项:治疗中需注意避免风寒,戒油腻、生冷、酒色。 32:治小腿肿: 细辛粉末9-15g,和水或蜂蜜调匀成糊剂,贴于脐部,伤湿止痛膏固封,当天消肿。 33:前列腺炎: 可以缓解因前列腺炎所导致的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冷凉腹痛,小儿腹泻,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没有副作用。一个贴敷在肚脐上的小方子丁桂散:丁香0.3克。肉桂1克研粉(1:3)加食醋拌用手捏成团,贴敷在肚脐上,固定.冷天7-8小时,热天3-4小时(每天一次,一般贴一周) 34:前列肥大: 白胡椒15克,细辛15克,研末,取药3克,放脐窝中,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3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后停2天继续下疗程,(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35:小孩腹泻 黑枣捣糊贴肚脐眼:除了发烧,小孩子还容易腹泻,这时候,可以把黑枣去核,捣成糊,贴在肚脐眼上,一晚上就有效果。如果是肚子痛,就拿胡椒粉和成糊,点上些醋,捏成小饼团,贴肚脐眼上。 36:自汗或盗汗: 用药物敷脐,通过神阙穴调节心肺肾之阴气,泄阴火,固阴精,使心肾相交,虚火下移,营卫调和,腠理固密,汗出自止。张氏用朱砂3克,五倍子9克,共研细为末,备用。用时先将脐心洗干净,然后将药末放入脐中,用大块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各种盗汗症收到满意效果。 37:水肿: 对于一些久病不任克伐者,或汤药难进者,用药物贴脐治疗有预想不到的效果。杜氏根据脐乃人体出生前摄取天然清气和水谷精微,排泄代谢产物之通道,皮内血管丰富,通透力强之理,用制甘遂、冰片各6克,研细为末,填脐,外用麝香追风膏固定。用于治疗因心力衰竭而引起的下肢或全身浮肿,正气极虚而邪气炽盛的危重症,收到满意效果。认为该法能调达气机,使紊乱的升降出入功能恢复正常,水邪得去而正气不伤。 38:治疗肝硬化腹水: 肚脐能治病?痛经、失眠、感冒一招都搞定,你知道吗?小编说中医外治疗法众多,脐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填敷脐中或在脐部进行针灸、按摩、拔罐等,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以增强免疫力、防病治病。 文/秦丽娜北京中医院主任医师 从中医角度看,肚脐位于任脉上,而任脉是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连,共同管理人体的诸经百脉,并经奇经八脉可联系全身经脉。 因此,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都与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将药物贴敷其中,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可透过经络传输到身体各部分,使药物充分发挥功效,使失调的机体恢复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从西医解剖角度看,脐部皮肤角质层薄,药物渗透快,脐下腹膜还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药物透过皮肤后可迅速随血液扩散至全身。 而且,由于其血管分布特点,经脐吸收的药物到达肝脏极少,进而可避免肝脏和胃肠道分解作用而提高药物的利用度。 脐部的各层组织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不断刺激脐部,会使脐部神经末梢进入活跃状态,从而调节人体神经与体液,提高免疫力,改善组织器官功能,起到防病治病作用。 脐疗用药有讲究由于脐窝较小,存药不多,脐疗用药多选用芳香走窜类、温热类药物,并配伍引经类药物。 芳香走窜类药物:气味俱厚、药性走窜,具有通经走络、醒脾透络、开窍透骨等功效,可率诸药开结行气,直达病所,如薄荷、冰片、丁香、肉桂、麝香、花椒等。 温热类药物:具有温通的作用,可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并能兴奋呼吸中枢,加速血液循环,如附子、干姜、细辛、小茴香、吴茱萸等,适用于阳虚证、阳脱证、痹症等。 引经药:是利用药物的性味归经、善走善行的特性,引导诸药直达病所,强化作用部位对药物的吸收,并减弱其他部位的吸收。如胸膈以上病变,可用白酒或黄酒调药;若肠胃虚寒引起不适,可用生姜汁调药;肠胃湿热,可用黄连浸泡药液;若是下肢患病,可用牛膝浸泡药液。 临床常用脐疗方脐疗的功用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神经、心血管、泌尿生殖等系统均有作用,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 阳虚型虚脱、晕厥等食盐填脐艾灸,可以用于虚脱、晕厥、中风昏迷病人的急救。以温热药物贴脐,通过药物的温热刺激,或艾灸、热熨的传导作用,兴奋呼吸中枢神经,能温通阳气,回阳固脱,使病人阳复厥苏。 气滞血瘀型痛经妇女经期腹痛难忍、拒按,乳房胀痛,经血夹有血块,属气滞血瘀型痛经,可予配方:五灵脂、蒲黄、香附、丹参、乌药各9克,研磨细末,取适量直接填满肚脐,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即停。 脐通任、督、冲、带四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女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脐疗可调节冲任,固精安胎。 脾虚型泄泻大便溏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的脾虚型泄泻,予配方:人参、白术、肉桂、炮姜各3克,研磨细末,填入肚脐,盖上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即停。 脐居中焦,位于大腹中央,为经络和气化总枢,脐疗可增强脾胃的机能,使阳气得升,浊阴得降,故临床上对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小便不通、腹水等治疗小便不通,可选白矾7克、葱根7个、艾叶15克,捣成泥状,敷脐部,每日1次。 三焦为水火气机必通之道,脐居中主枢,可转运阴阳之气,激发三焦气化功能,利水消肿,治疗小便不通、腹水、水肿、黄疸等病症。 失眠如因思虑过多引起的失眠,可取丹参、远志、石菖蒲、茯神各20克,研磨细末,加入白酒调成膏状,外敷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该方可敛汗安神,固精止带。 风寒感冒冬季常见风寒感冒,予葱白50克,胡椒1克,捣烂成膏状,敷于脐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再用暖水袋在脐部熨之,同时服用姜汤水1杯,每日1次。 脐疗有宜忌,需妥善护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脐疗,如脐部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者以及孕妇禁用脐疗。所以脐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在脐疗具体操作时,宜在温暖的室内快速进行,尤其在严寒季节应注意保暖,以免患者脐部受凉,引发腹泻、腹痛等。 脐疗时一般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脐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 用药后,外敷纱布胶布贴紧,也可用宽布带固定。本法用于小儿时应妥善护理,嘱其不能用手搔抓或擦拭,以防敷药脱落。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烈性药物,贴药时间也不宜过久。 因脐疗时常用一些有刺激性或辛热性药物,故疗程宜短,每个疗程之间可休息3~5天。 来源 《中医健康养生》年3月刊 点击阅读下面文章: 1、男人阳痿,用这个东西敷肚脐,张仲景的治疗经验,不服不行!2、 2、肚脐下冷是宫寒,肩上冷是什么?女人,你一定要知道!! 3、低头看看肚脐,如果出现这种特征,说明你的身体超健康! 3、紫德堂特色中药蜡疗温养肚脐,对男科妇科有奇效! 4、肚脐(脐疗)大全,值得收藏!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shens.com/xhxxzjb/3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20道风味你不容错过的墨尔本风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