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青色”。这东方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东方,就是现在山东这个方向,再往北点就是辽东啊、东北这一带,都属于东方!青色呢,就是深绿以后趋于蓝,翠、绿、青、碧这都是一类的,这种颜色跟东方有关系。

“入通于肝,开窍于目”东方的气起来以后,能影响到人的肝胆的功能。进而能让你的眼睛更加明亮;

“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就是支撑五行东方这套系统的,它也有物质基础,他也有气,他也有他的神。那他的物质基础就是我们那个肝。藏精的时候,他是生动活泼的;如果他藏污纳垢时候变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所以你是藏精、藏污,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如果对东方的肝触动太大的话,容易一惊一乍,很容易吓到。这就对应到我们东方的那个肝胆的系统,他会影响到人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受到刺激以后,容易让人产生震颤,震颤以后就影响到自己内心,容易出现惊骇。

“其味酸”《黄帝內经》有很多五味——就是我们讲的酸苦甘辛咸——跟五脏的对应关系,后世呢对他这个理论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一般说有十味,对应酸的还有个涩。咱们都吃过柿子,觉得很涩,其实它是酸的极致。苦对应还有个焦,就是你把面包馒头烤焦了,或者锅巴,尝尝那个饭焦的味。甜,或者说淡,我们喝的水叫淡水,淡和甘我们归到一类。对于辛有个辣,还有个麻。辛有辛凉,比如你吃薄菏,是个往出散的感觉,但它是凉的。所以辛有辛热有辛凉。说辣,就一种感觉,就是火烧,火辣辣的。最后那个咸,比如放味精,吃海鲜,它不咸,但很鲜。十个味是在伊尹的《汤液经法》里面,完全给总结了一下。伊尹是真人,厨子,人家对味道的了解,入哪个经,归哪个脏,有什么作用,是补还是泄,清清楚楚。人家直接调的是神,通过调气来调神。所以你用经方,突然发现它经常会起到奇效,你都匪夷所思,不敢想象,为什么?这是古代通神的那些巫医们总结出来的,人家看到了背后的那种联系。所以入肝的药有两种味道,一是让肝加强,另外就是让它稍微平衡一下。所以当人有病发惊骇的时候,其实是肝气有点发散太过了,一惊一吓就哆嗦、抽筋,这时候吃点酸的东西,帮他收一下气。

“其类草木”我们把自然界的植物归到对应肝。植物除了草木还有蕨类,还有真菌,还有苔藓,还有孢子植物,蘑菇、灵芝。

“其畜鸡”我们说五畜为益,五谷为养。那么东方日出的地方,呼应日出最早的那个动物是鸡,鸡叫得最早。所以吃鸡肉是入肝经,补肝血的,女人产后,炖一只鸡,补补肝血,因为女人在顺产的时候,也会出很多血,这血都是肝血。女性来例假,主要是肝藏血,然后放血,所以当她流失很多血的时候,让她肝气肝血补得旺一点。那么现代人毛病是吃鸡吃太多了。营养过盛,小孩子多动症,就是在那儿有事儿就捅别人,没事儿就咬自己。多动症的孩子有个特点喜欢咬指甲,东方不是生发吗,他就把这个卡掉。所以现代人不分自己的身体的寒热虚实,不管自己的肝气是虚还是实。你肝火旺、好动,甚至有抽搐的病,你就不能吃这个鸡。小孩子头天吃鸡肉,晚上就睡觉不安稳,在床上打把式。另外一种梦中多动。一看这种人营养过盛,肝气肝血太旺。好多女性不是不来例假,是例假老提前,甚至一个月来两次例假。还有早醒。现在流行一种失眠病,不是睡不着,而是睡到两三点钟以后,睁开眼睛,满脑子破事儿,然后就怎么也睡不回去,一看就是鸡肉吃多了,余毒未清。除了粘水的鸭子、天鹅,大雁这些水禽,所有的飞禽,不沾水的都算鸡类。不沾水的是那个比较亢奋的,沾水的鸭子比较偏寒!古代人用麻雀来壮阳,它是补肝血的,炖鸭汤是滋阴的。你看我们现在上餐桌的鹌鹑、麻雀、鸽子、鸡这都是属于飞禽类,都属于是能先鼓舞肝气,然后呢木生火。所以我治一些抑郁症的病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时候,怎么办?去南方晒晒。抑郁症的人怕去北方,冬天凉了他就不舒服了。到了南方好一点,另外像那种没有邪气的人,就是没有淤血痰浊的人,就建议他炖点鸡,或者鸽子、鹌鹑。原来觉着生活没意思,吃完这个先补肝血再补心血,就觉得看天又蓝了,水又绿了,早晨又听见鸟叫了。其实那鸟天天都叫。他听不见!

“其谷麦”。所谓谷是指植物的种子。我们都知道,神农氏尝百草,尝百草首先是尝出了可供我们经常食用的五谷。《黄帝内经》的理论叫五谷为养,五谷又对应五脏,如果你五脏功能有不同的缺损或者病害的时候,你应该选择它应的或者和的那个谷去吃,你想让你的肝气充盈旺盛,让这个眼睛明亮的话,你最应该吃的五谷就是麦子。首先,麦子是五谷里面返青最早的。麦子是冬天播种夏天收割!另外这个麦芒特别尖锐,生发的力量特别强的一般都带点刺儿!中药里面用皂角刺,玫瑰花,也是疏肝的,也带刺儿。所以肝气虚,肝血弱的人,一定要吃麦子,多吃白面。换句话说,如果您肝气肝血都挺足,甚至有点肝火旺,您这时候再吃白面,就是火上浇油!我亲手治一个就是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孩子孝敬啊,整天给老娘做这个最好的这个白面。以前人做麦子,不把麦子表皮那个麸皮去掉,一块儿磨的。任何植物种子它那个表皮啊都对它的种子有一种相反相成的作用。,比如吃荔枝肉吃得上火了,发烧了,鼻子出血了,怎么办啊?把那荔枝壳一煮水,一喝,立刻就好。所以,吃全麦饭是一个阴阳和合的。我们现在非要吃白面,非要为了好看把那黄了吧唧那个皮剥掉。为了吃这个白面筋道,就留下什么胚乳啊、胚芽啊,一个好麦子就给肢解成几部分,号称是把所谓最有营养的那部分给人吃,其实就是把最毒的那部分给人吃。为什么说它最毒呢?它没有其它制约了,它鼓舞肝气肝血的能量特别大。所以越吃这种精米白面,结果人病得越厉害。所以我刚才说我治那个肝硬化腹水那个病人,她本身出现了黄疸,一看就肝经有了这种毒热,伸出舌头也是血红的,孩子还特孝敬,给吃的这个精米白面,后来我就让她不要吃小麦了。肝是木嘛,这个病已经是朽木、枯木,再浇上油,烧上火,肯定坚持不了几天。后来我让她吃荞麦。荞麦的性质正好跟麦子相反。荞麦是寒性的,它能够清解热毒。所以我让他就做这个荞麦饭给她吃,另外把这个荞麦拿温水和好了和一团湿面,贴到肝区,然后干了以后,再揭下来,干了以后,再揭下来。现在这老太太还活着呢。就是把肝里那个热毒给解掉了。所以古代有句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其应四时,上为岁星”。这个岁星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木星。古人给它起个名字叫岁星。古人那个感应啊,用心去体会宇宙自然,他能体会到这个木星的运行的方位角度对地球上的生物的影响。除了日月以外,其它的五大行星对人,对地球上的生物都有影响,所以人的肝病和这个木星的变化是有直接联系的。

“是以春气在头也”这又应了我们上次说春天容易病在颈项。春病在头,春气生发的时候,很多人肝气肝血就鼓舞起来往上走。这时候人会出现偏头疼,剧烈头疼。有的人会出现脑出血或脑溢血这些病,有的人会出现眼睛的红肿热疼,有些人还会出现一些什么不由自主的眼皮跳或者惊厥啊、抽搐,这都是应着春气。

“其音角”。古代叫五音,宫商角徵羽。引起你肝胆系统的一个共鸣的是mi这个音。所以你要是最近情绪很郁闷的话,就多听以mi为主的音乐。中医有个学问叫望闻问切,其中一个“闻”,就听这个人说话,什么音多,什么音少,然后就判断这个的脏腑的虚实寒热,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不敢说已经失传,我知道的一些大夫,他不像我必须得见人号脉呀,望闻问切,人家就是打电话,你打电话,听你说一段话,然后方子就开出来了,他靠什么?闻,就听你的说话的语音、语调、包括这个语气,甚至是从你说话的一些内容来判断。这是一门功夫,诊断是一个功夫。

“其数八”《上古天真论》讲了“和于术数”。古人是把象和数对应的,用心去感应这个数是跟东南西北那些植物和动物,哪些能产生共鸣,这是一个极端抽象的学问。这个术数学问是出自伏羲。有个古代典故叫河图洛书,河图上面有黑点,有白点。它就把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平均分配。我们简单说一下,就是河图上画的这个符号它可能是根据星象定下来的。三和八在东面,南面是二和七,西边是九和四,北边是六和一,中间是五和零。它不是画的是零,它画的是十。这就是河图传下来的我们把这个数和这个象或者是五行归类归到起来的。所以说肝气弱的人多用三八,肝火和肝气太旺的人最好就不用这个数或者用克它的肺经的那个数:九和四来平和自己一下。我们说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这在五行理论里面有。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如果一个人肝出现问题,可以看筋,肝主筋。我们讲肌腱,就是那个连接附着这个肌肉在骨骼上的那个肌腱,韧带,包括我们神经的那个纤维,甚至是宗筋,繁殖后代的那根筋,代指男性性功能,都属于筋。所以肝气太过的话,筋就老在动,不由自主在抽搐,或者多动。肝气虚的话,筋不能动。其实近视眼也是屈光不正,也是那个筋出了问题。可以调一下肝。臭有两个发音,一个是xiǜ,就是人能够闻到这个味道,通嗅。我们知道舌头上尝的那个味,酸苦甘辛咸,我们还有一个鼻子闻到的味儿,也会影响到我们内在的脏腑。这个臊,黄帝内经还有一篇,包括那个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写的是膻。我们知道吃草的这些牛羊,包括骆驼,肉都有一种膻味。你看吃肉的动物,老虎啊狮子啊这些猫啊,它身上带一种臊味。臊和膻不一样!因为木生火,吃草木身上带着膻味,然后吃草木的动物又被老虎吃了,它就木生火,变成一种臊味。所以我更倾向于把它归到两个,一个是膻味,一个是臊味。真正补益人的肝胆的还是有点膻味的那个肉。

“南方赤色”。方位转到南边了。记住是我们北半球,中国。你到澳大利亚、南非反过来!所以在香港有一个堪舆学家叫苏民峰,他说他年青的时候专门去了南半球,去澳洲考察当地风水,发现风水的格局恰好与香港相反!所以轻易不要去做这种长途的旅行。要慢慢适应,因为你的气血流动变化和地域环境是有关系的。突然去改变它,一旦不适应,就会得出一种莫名其妙的病。现在科学发达了,交通工具确实也方便了,一日千里飞得很远,但是得病的机会也增大了。中国人把南方和颜色跟人的心联系到一块。中国人为什么同样一个红,用不同的字来表现它,代表的信息能量不太一样。有的颜色叫正红,有的叫朱红,有的叫桃红,完全不同!有一门学问叫“色彩治疗学”,就给不同的病人去看不同的颜色,而且最后达到一种平衡和谐这种效果。道家有句话叫“五色令人盲”,我们现在看的眼花缭乱的东西太多了,感官刺激太多了,而且很多现在电影都追求这个,全是这种画面,强刺激强色彩,最后看完以后,讲的啥故事都不知道,所以都是悦目而不赏心。以前那黑白电影和那个老照片,色彩不是特丰富,但给你留下能想象的空间特别大。看到这种红颜色以后,就会鼓动到人的心气,所以我们中国人是把红色当成喜庆的颜色,从七情对应来讲,心主喜,我们把红色是当成是鼓舞人的心气的颜色。所以哀伤的人悲愁的人用点红的颜色。疯狂的人,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夜不能寐,两眼血红的人千万不要用这个颜色,用黑色。所以人除了结婚那天晚上,平常谁用那种颜色?老把自己心火煽的那么亮,不能说这人有病,是有问题。

“入通于心,开窍于耳”都说“肾开窍于耳”,为什么这个地方讲“心开窍于耳”?《黄帝内经》很多论述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或者说不大一致的地方。这时候你要想一想它背后是指什么。有一句话叫什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什么会出现“听而不闻”?因为心不在焉,心神不在那儿。我们接受所有的外来刺激,如果你的心不去应它,它对你来说没有刺激,我以前讲过“泰山崩于后,麋鹿戏于前”,我没反应,我还在专心看我的书,或者我在禅定,我在静坐,那会你的心神是收回来的,所以我们说开窍于耳其实呢耳朵也是心神出窍的一个窍道,说到根上你都能解释。真正的开窍于耳我们讲耳朵属于肾,心的开窍在咽喉。很多人一紧张嗓子就干就咽唾沫,很多人说我有慢性咽炎,我说你有慢性心病,渴望、焦虑没有得到满足。另外中医很多相面的“望闻问切”,根据人的耳朵大小来判断人的寿命。其实就是说耳朵大呢,肾是藏精的,容器大,底子厚,有可能活得长。很多人的耳朵小,或者耳轮比较薄呢,先天肾精有点不足。我们现在人就瞎迷信,一说这请个大仙来看,看这看那。我们现在很多人是肉眼凡胎,左青龙右白虎,后面靠山,前面踏一条河,废话!肉眼凡胎的人都能看见。那你解释一下,十三陵风水哪变了,是山变了还是形变了?哪也没变,那为什么埋开国皇帝就走运,埋末代皇帝就背运呢?气变了,真正的古代这些人比如说堪舆风水的这些人他是能体会到气的,能体会到气的存在的人要么生而神灵,要么就后天老师教的,通过一定的修身修心的方法去体会到的,它是有师承,而且有考核的。不像现在出来顶个头衔,我是几代传人,我是大师,这个那个。

“藏精于心”南方的这套系统是靠心,这个肉质的心藏的它的精气精血,来支撑这套系统去工作的。所以当一个人的肉质的心出了问题的时候,他的物质基础就崩溃了,不要谈别的了。所以我们以前讲过一个病叫心气内洞,那就是漏精漏气了,那就不行了。

“故病在五脏”就是人在病到心的时候,“心者,君主之官”,是最后一道防线了,其实已经病得很深了。一般我们都是“舍車保帅”,先舍体后舍身,先舍腑后舍脏,舍到最后不能再舍了——心病!

“其味苦”什么味道能通到你的心气呢?苦味。所以良药都是苦的,这苦味药都通心调神,最后治你的病。所以呢,做中医有时候挺好当,因为百分之七八十中药都是苦的。为什么中药是苦的呢?很多病都是心病!而且我们饮食里面缺苦味。平常吃苦吃的少,积聚到一定程度来场病,最后医生开点苦药,好了!所以年轻的时候吃点苦,对年老是有帮助的。年轻的时候老吃甜,牙都掉了,到老了啥也吃不着了。平时饮食里面,最不缺就是甜的。然后呢,平常还吃点儿辛辣的,有些人还吃点水果,有酸的。“十个厨子九个咸,还有一个忘加了盐。”咸味,都不缺!唯一缺了苦味。有意识地补充一点儿苦味,吃点苦以后,能够有胃口、舒服,但是这么吃的人不多。这个苦味能够把人的那种邪恶的心火给去掉。苦的另外一个作用,能坚肾。能够把肾精给巩固住。所以平常有意识地吃点苦,喝茶,吃锅巴。我经常跟我的病人说,吃点烤馒头片儿、吃点锅巴,但现在锅巴又商品化了,是油炸的锅巴,纯粹有香味,有油,没有那种苦味了。事实上很多人在人生当中也是这样,偶尔吃一点点苦,你反而能感到幸福感。所以苦味有时候被做为开胃菜,就是当你觉得没什么食欲,吃不下饭的时候,饭前吃点带点苦的东西,诶,觉得胃口来了。但得掌握一个度。我们用少量的苦,能够帮助人开胃,但是吃苦吃多了以后,苦寒的东西伤胃。也有苦温的,锅巴和烤馒头片就苦温的,半夏是苦温的。为什么有苦寒和苦温之分,看你中的什么样的邪气了。一般人都是心火,一看是热症,那么我们就用苦寒的药,还有人心里面中了这种寒性的毒,抑郁症的很多人都是有解不开的疙瘩,你摸上去绝对不是火,绝对也不热。这些人全是中了这种寒性毒。你必须得给他用温性的药给他化开。完全不一样,千万别用错了。

“其类火,其畜羊。”肝胆的时候讲的是“其类草木”,木生火,我们讲把草木点着了以后,就产生那种火焰,这时候那种无形的火的存在,这就是对应了我们的心。所以你看那个心气虚的人,或者是心火弱的人,点燃一堆篝火的时候,突然眼睛就流泪了,就觉得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这就叫感应。古代的篝火晚会,都跟求爱有关。你看篝火的“篝”,交媾的“媾”,这些其实都跟火有关,其实是一个煽情的东西。但是现在人是火大发了。我有段时间研究饮食呢,就把这个鸡和羊掉了一下,因为羊吃草的,对应肝胆更好,鸟是朱雀,对应南方丙丁火更好。但是我们还尊重《黄帝内经》,把这个羊归到了心。羊肉是非常温性的一个东西,

汉字很多好词都跟羊有关。善、祥、美、義都跟羊有关,我估计是跟我们中华民族,从狩猎到驯化动物,可能最早被驯化的,支撑我们这个饮食结构的就是羊。伤寒论有个方子,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妇人腹中?痛。肚子里边空的,疼的,虚寒证,当归生姜羊肉汤。山西有个名医叫傅山,傅青主,明末清初一个大家。你要说人是个好医生,那简直贬低人家。人家是个好的哲学家,好的书画家,那书法就是一流。捎带脚儿,人家做了个医生。很多好中医的父母都很长寿,原因就在于她有一个懂医的、尽孝的儿子。他当时设计一个方子,就是滋补他母亲这个比较虚弱的身体,主要成份就是羊肉,还有这个其它的一些配料,他给它起了个名儿,给这道药膳叫“头脑”,因为有羊肉块儿,还有点炒面糊糊,炖出来就象那个脑浆一样,非常补益人精血,它蘸的那个调料也特讲究,蘸的是韭菜,韭菜是拿盐腌的,叫咸韭。正好是补心补肾的平衡的一道药膳。中国是药食同源,最有名的拿羊肉做的两道药膳,一个是张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个就是傅山傅青主的清和元的“头脑”。

“其谷黍”。这个黍啊,是北方专门出产的一种黄米,它比小米要大,而且这个黄米是黏性非常好,南方人吃糯米,吃年糕是拿糯米做的,我们北方人吃的就是黍,叫黄米。你到内蒙啊、山西晋北、大同,我们经常吃那个黄糕,不加任何调料,就是蒸熟了吃;也可以吃炸油糕,就拿那个黄米糕包上豆沙、或者包上菜、或者包上糖吃。我们老家有句话叫“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就是说粮食不同,它的耐饥耐饿的效果都不一样,吃大米以后呢很容易就觉得饿,为什么呢?一般的大米它就是淀粉,蛋白质含量低,特别有些地方种两季稻、三季稻,那个大米产出来基本上都是淀粉。莜面就是一种高寒地区出产的,提供补充热量就高,所以你吃完莜面,你能走三十里不觉得饿。可是比莜面还厉害的就是这个黄糕,黍米。黍米做的吃了能走四十里。所以中医把黍归到了南方赤色,补益人的心气的。所以你碰上一个吃素且抑郁的人,你又不能给他吃鸡,又不能给他吃羊,咋办呢?吃黄米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地方出产的东西正好是提供给这方地方的人,如果这个热量提供得跟不上的话,这地方的人也难以生存。你到了西藏吃糌粑,青稞,酥油,那提供的能量就更得大了。

“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荧惑星就是火星。人一说涉及到血管的病,就都跟心有关。现在流行的脉病首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病,叫冠心病。这其实都是叫脉病,都是心病。心脏在那儿跳在工作,你不能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这个心脏本身它也需要供氧,需要营养。那么给心脏提供新鲜的血液和营养的冠状动脉像帽子一样扣在心脏上。当供应心脏这个冠状动脉出现问题了,现在人动不动就做手术。一说这儿窄了,怎么办呢?通过股动脉,伸进去一个东西,然后把那儿支承起来,就叫支架。有的人连续放好几个支架。等过个三五年支架又不行,又堵住了——搭桥。一看那儿堵了,建立一个侧支循环,切下来一段动脉血管给它接上。原来动脉血管壁有这种粥样的硬化,有斑斑块块的东西附着在血管壁上,然后咱们就发明一种药,把这个斑块、粥样硬化的东西给它清掉。但是突然发现被清掉的那地方倒是没有斑块了,但是开始渗血了。人们发现长这个动脉粥样硬化,长这个斑块,原来是在自救。人在发现那有脆裂,容易出血,先长一东西把那儿好像贴个那个胶皮一样,“哧儿”给它贴上,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这个粥样硬化很多人以为是我们的敌人把它清掉,结果清掉之后发现它还是我们的朋友。这就是说,如果你老是从一个局部,把人当成机器,割裂开全身去分析一个疾病的话,你很容易按倒葫芦起了瓢。所以这种药物的这种毒副作用它老是出现。怎么办呢?只能宏观把握,你要通过全身去调整它,让它最后达到一种自愈的目的,那是最高级别的治疗。你老撇开人的这个心神,认为你就是上帝,你就要主宰一切,就得横插一杠子去给他治,最后招致你治好了一个,然后引起很多的病。我们常见的脉的病,大小的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还有现在旅行出现的经济舱综合症。坐经济舱的人,等他下了飞机以后,突然出现了猝死。为什么会出现猝死?就是他老不活动,在静脉里形成了这种瘀血,突然它又活动以后,瘀血就堵在我们血管里面,就造成肺栓塞,肺一下喘不上气来会造成心脏骤停。所以这种突然的起和突然的降,加上这种长途的飞行,很容易造成心病。

“其音徵”,这个徵呢,相当于今天五线谱的5,suo的音。所以心气虚,或者心气弱的人,应该听这种调子的音乐或者歌曲。

“其数七”。七这个数南方的数,就是根据伏羲那个“龙马负图而出”。伏羲河图和洛书,把那个数字和我们观察到的这种现象联系起来。南方对应一个是七,一个是二。二和七是对应的这个心的,所以心气虚的人多用一下二和七。暗合这个补益心气。我出生那年是六六年。六六年就分析五运六气是水太过。水太过的好处是脑子够用,肾水比较足。但是有一利就有一弊——你学中医以后,你就不会为某个东西多了瞎高兴——肾水太足的人、天河水太过的人,对应就会伤到土,土是克水的嘛。

“其臭焦”就是说它对应的味道是苦了,然后闻到的气味,其实就是草木,包括一些动植物,烧一下那个焦臭味。所以抽完烟以后很多人就手脚凉。老抽烟的人把心气鼓舞起来了以后,伤的是肺,火克金。

(关于三部九候:上次你问我三焦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跟你提到一个人叫周潜川。这是我们民国到建国以后的一个不光是中医,道家、科学……各方面集大成的一个人。周潜川在文革前就被迫害致死,但是他的东西传下来了。他有一个高足,叫廖泽厚。廖泽厚可能大家不知道,但是廖泽厚的儿子很有名,他是学西医的,但是后来研究医学史,叫廖育群。他写了一本书叫《医者意也》。而且廖育群整理他父亲传承下来周潜川的书叫《古脉法》。这人很伟大,能把这么宝贵的东西贡献出来(中医失传就是很多人秘而不传)又把它公之于众。这本书叫《古脉法》。我现在号脉的这套方法,全是这套传承。上中下三部。头颈号什么脉,上肢号什么脉,下肢号什么脉都有。我们说这个人肾虚还是不虚,一个是“寸关尺”号脉,就是三个指头搭在人的手腕桡动脉上,一般如果第三个指头号不到脉,你可以初步判断这个人是肾虚。但是这个桡动脉就是这个“独取寸口”,号的是肺脉,因为肺的经络从这儿走过。所以你判断这个人,气短,或者是跟肾靠一点,肾不纳气。你就问一句,“你是不是老觉得气短啊?老觉得吸一口气到不了肚子?”那人说,“没错,你怎么知道?”但是你真要知道这个人肾虚不虚,你摸哪儿?肾经上也有动脉,肾经上跳这个动脉在太溪穴。如果你号到这儿冰凉,没有脉,然后一捏太溪和昆仑,薄如蚕翼,这人虚到家了。绝对是子宫壁也很薄,怀不了孕或者怀了也坐不住的人。摸完这儿以后给人定位,说肾气虚或者肾精不足。有肾虚就有肾实。都说肾是水,没有火。当人出现尿路感染的时候它也有火,这人会出现小便频,小便急,憋不住尿。然后小便的时候叫滴滴答答,或者是烧灼、疼痛。现代医学说有泌尿系统感染或者有早期的这种肾盂肾炎。这时候你摸他太溪脉,本来应该沉潜。结果那儿就浮上来了,嘣嘣嘣跳。一看,肾中出现了浮火,这时候把他那个邪气泻一下,他的泌尿器感染症状随之就缓解。脚后跟是肾经的一个分支,所以你想让自己的肾强的话,绝对要脚后跟着地。脚后跟着地的话,人的津液就会足,或者均匀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所以碰到这种眼干,鼻子干,甚至有的人会出现这种生殖器官那种干涩的人,脚后跟一定要着地。我们现在很多人做足底按摩。一说你这个肾有问题,扣那个脚心涌泉穴那个位置。但是那个穴位从自然角度来讲,它是凹进去、弓起来的,是不着地的。着地这个人叫平足,平着脚着地,他坚持不了多久。所以真正健康的人他这脚心是弓起来的。睡觉前按摩涌泉穴他有个升压作用、有个兴奋作用。所以很多人做完足底按摩以后,反而兴奋得睡不着觉。所以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的道理。颈动脉搏动处是我们中医讲的胃经经过的。那一点呢叫人迎,这个穴又叫天五会。因为它周围有五个叫“天”的穴位。中医也有一句话叫: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经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脉,就是趺阳脉,对应的穴位叫“冲阳”,所以我们候一个人有没有胃气,尽管一摸脖子,颈动脉还在跳,但是他的消化功能到底怎么样?因为古代没有输液技术,也没有很好的鼻饲的技术。就靠这个人还能灌得进去药,而且灌进去药以后这个人还能把它消化吸收掉。所以在《伤寒论》有很多抢救这种危重症,包括李老用伤寒的方子抢救很多危重的病人。据说当地灵石县医院,医院里边。他抢救的一个指标就是这个人可救不可救,候他足背上的趺阳脉。这个脉还在跳,有救;这个脉要是没了,那就是四肢厥逆到了极点,基本上不可救了。有些人穿鞋绑鞋带勒得过紧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如果这个人食欲特别亢进,糖尿病那种消谷善饥,有点过分了,我们也可以做点比如说局部的针刺、放血,给他减点阳。吃不下东西有很多心理原因,厌食症是伤到了心气。所以治疗厌食症还当心病去治。真正候心包的脉就是摸中指的两侧,就是食指和中指接缝处,和中指和无名指接缝处。你摸到这,感觉到有脉跳,心包是很正常的。这个穴还有个挺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中国古代看孕妇是不是要临产,就摸这个中指两边。一摸这儿脉跳动明显,临盆了,就快生产了。这也是我们号脉的一个方法。另外就是候人的心气,就是你通神的那个气,号的是小拇指桡侧,说这个人心气高不高,一号这个脉,跳得特别剧烈,心气很高,心火很旺。一号这个脉,按了半天都按出指甲印也没有,这个人心的那个神气很弱。所以中国古代不兴带戒指,带个镯子。护卫一下内关穴、外关穴。

“中央黄色”我们中国哲学或者中医把东西怎么归类?不是看形状、不是看大小,是看它背后那个真相,也就是看它那个神韵,或者叫神气。那你对应到你自己能看见的,肉眼能看见的话呢——黄色,黄颜色的,位置处在中央的,是跟人的脾对应的关系,就和它那个气是共振的,是共鸣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用的这个麻黄,麻黄在没摘下来炮制之前它就是青绿的。麻黄为主的方子叫“麻黄汤”,它是真正的“小青龙汤”。它就是入肝经鼓舞肝气,然后肝气一冲动,出一身冷汗,寒气就被逼走了。所以我们用到很多这个青绿颜色的药,你比如说青皮,一看这个颜色青,入肝的;青黛,解肝经热毒的;还有青蒿,上次讲过青蒿治疟疾,往来寒热,少阳证,“少阳之为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南不北不东不西,是为中,央是中间的居于高处。脾在中央。俞在脊,脊梁是不是在中?脊梁一个个的胸椎、腰椎是不是在高处?又在中又在高处,这就是我们对应的是——脾。小孩子,面黄肌瘦,疳积、食积,怎么办?捏脊。提那个后背最高处,就能促进脾胃的消化。我们食物里面有一个经典的话,也是《黄帝内经》说的叫:“毒药攻邪”,就是你用有毒的药,是身上有邪气才用。意思就是说身上没有邪气不要整天乱吃药,“是药三分毒”。平时五谷为养,植物的种子是最有利我们消化吸收。五谷里面也有各种颜色,相比之下又容易被脾吸收的叫“粟”就是小米。所以黄色的东西,能够调动人的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我们古代思想认为居中的掌握权力的人是可以统驭四方,你再加个夹角就是统驭八方的。所以皇帝用那个颜色就是黄色,其它人都不许用的。中国汉朝初建立时候那个“休生养息,无为而治”,就是黄老之术,而且《黄帝内经》就在汉朝初年成的书。经过秦朝大动乱以后,这些靠口传心授,把过去老师传授的东西记在心里的这些人们,才再安静下来把它写成书,没有那个修生养息的年代,恐怕现在《黄帝内经》我们都读不到。

“入通于脾”我们中药用的几个非常好的健脾药,就是让脾的吸收功能增强,让人变得强壮的药,都是黄色的。黄土高原上的黄芪是最好的。这个黄芪,它就是补脾胃,升血压,甚至治疗这种胃下垂、胀气、脱垂效果特别好。但是现在为了提高产量,搞了一种叫速生黄芪,一年就能长成,一般的是三年以上才能用。就跟现在吃鸡肉一样,它就几十天就出栏儿了。黄芪我们原来一开,古书上1两,30克,这就大量了,就怕给人血压升得太高,气提得太强。现在开30克,泥牛入海无消息,开60克,还没反应,最后开多克才有那么点儿效果,就说明现在药材质量下降了。另外一个特别好的补脾胃药叫党参,黄色的、甜的。《伤寒论》里面经常会用到人参,你比如说理中丸,人参多少两,然后,白术,然后这个干姜、炙甘草。人参指哪儿的?现在我们读《伤寒论》啊,一开什么人参多少两,就用那个红参、高丽参、或者生晒参啊,错了!在三国张仲景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会儿辽东跟我们中原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现在用伤寒论的经方给人按桂枝加人参汤,来一个东北人参,你用错药了。

“开窍于口”这个口是指口腔内部,唇也包括。因为我以前讲过人的任脉从小肚子起来以后环绕口唇,所以口唇的颜色很性感。口唇的这种滋润程度也代表着一个人的生育的功能,这是经脉上的联系。但是口腔内部就是口腔粘膜,这些口腔唾液的分泌这都跟脾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有些人这个口腔内壁溃疡肯定是火,但是虚火还是实火那就要判断一下。有些人口腔起溃疡吧,吃一顿辣椒就好了,说明这个人吃凉的东西激住了,那个火就浮到表面上了。但有些人是口腔溃疡就是处于一种湿气加上热气,就反复不好的那种口腔溃疡,一般都吸收了太多的我们叫湿毒,就是一种富营养化的东西太多了,你要给他袪湿气。所以口腔表现出来的问题你去找脾。有些人总是喜欢咬到自己的嘴唇或者舌头,这就是肿了,湿气、水湿太过。所以咬到自己嘴可不是因为他想吃肉了,是因为他吃肉太多了。还有我们望闻问切的时候,要看他的口唇的厚薄,口唇厚的人一般他的肌肉也比较丰满,口唇薄的人一般肌肉比较消瘦。也代表他的一种脾胃的功能。有些人吃饭就得吃一口饭喝一口汤,口腔里面没有唾液。所有的水液责之于肾,但是到了口腔就有一个分管的问题,那就是脾的问题,我们说脾胃的阴血或者阴液不足。说话痰声漉漉,或者唾沫星子乱蹦,睡觉的时候流口水、湿枕头,这种人唾液又过多。古人的智慧在于,他把这些看似、貌似没有关系的问题,给你列出一个规律来,让你很容易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在说的干燥综合征,一方面看看是局部问题、全身问题,嘴干,那么我说责之于脾胃,如果这个人嘴也干、眼也干、鼻子也干,或者是生殖器官也干,那就说明根上有问题了,这个根在那儿,就是肾经。辩证论治嘛。眼睛干燥首先是肝的问题,肝也有自己的阴液,不能上乘。如果是程度较轻的话,我们一般在眼睛周围有几个穴位,攒竹穴,瞳子髎,睛明穴,眼睛就能得到缓解。第二个方法,金能生水,也就是说肺它有一种推动人的体液分布到各部位的功能,肺并能帮助肾去运化水液,你打个哈欠,眼睛湿湿的,润润的,这都是小办法都可以缓解。如果这些招都没有用,那就从根上找问题,肝的妈妈是肾,又得补肾了,所以我们平常中药店有什么“杞菊地黄丸”。这些都是帮助你湿润眼睛的。但是能挣的不如会花的。您整天盯那打游戏,看着股票,熬着夜,通着宵,您那漏着,再给您补没用。真正养阴就是借天地之力量,晚上早睡,秋冬收藏。

“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就是脾脏是给脾的这个系统提供所有的能量,供它们活动的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它的能量基地。但是很多人就是经常跟我说“哎,我的脾切了,我不也活的好好的吗?”问这个问题的这个人犯俩错误:第一,他简单的把解剖学的那个有形的物质器官和我们中医的脾的概念对上了。大家记住,人不光是有一个肉身,有肉质的器官,它还有背后的东西。就是推动这个器官工作的,我们说神经啊,血管在支撑它,那谁又支撑这些神经血管呢?它的背后是什么?肯定是我们就是中枢的某个区域,在控制说:哎,现在几点了,我要给脾供血了,那信号就过去了。它即便没有那个脏,是不是说它就不给它供血了呢?你伤了它的物质的有形的东西,你伤了它那个无形的东西了吗。在《西藏生死书》里面讲说过一个幽灵痛的东西,他说有一些人呢做了截肢手术了以后在做梦里甚至能真实的感受到那个被截掉的那个手的疼痛。现在医学有这个病,名字叫“幻肢痛”。他本来截肢了,比如说左胳膊没了,他能明确告诉你“大夫,我左大拇指疼。”你扎哪?你怎么治?况且人有代偿功能,当人眼睛瞎了以后呢,他的嗅觉、听觉会变得更敏锐。就是说我这个脏腑不能工作,但是其它有代偿。所以切了脾不等于把脾所有东西都切了。脾是藏精的,不见得你切了它,那个精就没了。脾胃出现了问题,表现在舌本。真正我们舌头,它有舌根,这个舌根是属肾的。这个舌的主体是属脾的。它真正的就是那个主干舌尖是属心的,舌的两边是属肝胆。舌本呢,就是舌头的主体,就是当脾胃有问题的时候呢,就是会在舌头的主体,就是主干上出现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胖大舌,一看舌头肿的,两边两排牙齿印,我们一看这种人湿气太重。中医望舌诊就是看舌苔。它这是个外在表现,内在的原因是什么?脾,富营养化,吸收了太多不该吸收的东西。舌头要看这么几面。一个看舌头的颜色,第二看舌头的大小。一个是形,一个是色。还要看态,就是它怎么动。你知道吗,好多内心不安定的人伸出舌头都是颤的,散心火呢。还有呢小孩多动症有个特点叫弄舌。人说挤眉弄眼,他没事就在那吐舌头,其实就是心里面毒火太重。吃鸡肉太多,吃得风火相扇。有时候还要看下舌底下的静脉血管是不是怒张的、紫色的。我们舌头下边还有两个经外奇穴。一个叫金津,另外一个叫玉液。我们治疗一些人没有唾液或者有些精神情志方面的问题就扎这儿。还有个问题,有些人喜欢吃口香糖。我特别反感人嚼口香糖。首先不礼貌。中国人吃饭也是个很庄重很庄严的事情。这些人没事老在那嚼一个口香糖做吃饭状,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这个东西也是从美国流来这种文化,很多人盲目跟风。很多人得一种病叫下颌关节紊乱,就是当他咬一个大的东西时合不上了,他这个紊乱就是老这么嚼东西造成的。你不给它休息时间。我们一天吃三顿饭啊,该干活干活,该休息休息,他整个天天就让人在那嚼着。还有很多胃病的人表现嚼不动,颊车穴这儿气就不足。还有那口香糖里面有橡胶,你不会吞进橡胶,至少它有防腐剂。那个防腐剂会不会伤到你的胃呢?所以这些外来东西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学做贵族,不吃东西时我们就安安静静的。我看好多人一边走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干活一边吃着东西,你说你的神顾得上吗?你到底该干什么?所以舌头一定不要受那种特别辛辣的,或者是寒热的刺激。

“其味甘”甘甜的味道是最容易被脾胃吸收消化的,同时甘甜的味道也能增强脾胃的功能。这个甘还包括一个味道,叫淡。滋味太厚了,我们叫“甘脆肥脓,腐肠之药”,说你吃了这么多东西,味道这么重,说明你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差了,你才加这么多刺激。真正一个脾胃功能强的人,能在这种甘淡的饮食当中品出滋味来。如果这个五谷好,主食好,都可以不用菜,直接拌点酱油汤,拌点豆豉,都能下饭了,而且那个人吃得津津有味。所以真正养人的味道——甘淡。老在外面吃饭的人,你把那个饭打包回家,第二天早晨起来你尝一下,你都咽不下去——味道太重了,可是你头天晚上吃为什么不觉得?那会儿你在一种油和腻的状态下,你必须靠这些东西来刺激你的肠胃!可当你睡了一觉,平和之后你才知道,我怎么吃味道这么重的东西。所以老吃这些甘淡、平淡的人,省自己的元气!人吃饭就是拿自己的元气去化谷气嘛!所以,道家说,人这一辈子的吃饭是有定数的。不是说外面食物是有限的,是你化食物的那个元气,是有限的,你把它用完了,吃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吃了很多难以消化的东西,这时候你多损耗元气,你就折寿。古代有一个养人的饭叫陈仓米。我们现在火力旺,有劲的话,吃新米。可有些人脾胃弱,吃了以后受不了,怎么办呢?吃陈仓米,就是放置了很多年的米。那个米呀,就是现在说那种风化了,或者是蛋白质消解了,那个米,味道就特别甘淡,对这些脾胃有毛病的人,刚刚大病初愈的人,熬上一点陈仓米喝,慢慢就恢复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中医的理论哲学“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说吃甘淡东西对脾胃好,那我就吃甜的呗!结果土克水,首先表现出来牙不好!肾主骨、生髓,然后,牙是骨之余!所以你看小孩子吃糖多了龋齿,其实就是把肾给伤了!所以大家记住吃甜的多了以后会伤肾。第一个表现,吃甜多了以后固不住水!肾的这种闭藏功能就不行了,如果再吃甜的多了,女人就会出现白带异常增多,有人说真菌感染、霉菌感染啊!不是!它是湿气!就是说有营养的东西太多了,它要从那儿往出走。男人会表现出来在阴囊周围就出现这种粘汗,有的人阴囊周围出现湿疹。所以甜的东西吃多了,对脾胃好,对肾不好,对生殖功能也不好。还有人吃了这种营养过多以后会出现肥胖,肥胖的人就,女性肥胖就导致一个问题——闭经,不来例假了。老百姓有句俗话说“母鸡肥了不下蛋”。她吃胖了以后她就不排卵了,肾主生殖嘛。脾有几个穴位啊,最有代表性就是太白穴。太白穴后面有个叫公孙,这两个穴位在足底按摩的时候,一个是代表人的甲状腺;另外一个代表人的胃。按摩这两个地方,能够促进人的脾胃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那个公孙穴!甘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或者说增强五行土的功能,那么大家记住,有一个脏、腑强了以后,肯定有一个地方就弱。所以吃甜的太多了以后谁会变弱?土克水!肾、膀胱、牙齿、骨头这一系列的甚至头发的颜色。(头发长与不长是跟肺有关,但头发的颜色取决于肾)不用举太多例子,很多小孩子喜欢吃甜食,吃到龋齿,掉牙了,豁牙漏嘴、牙齿发育不好。还有人就是说喝淡水,多喝水多喝水,最后反而伤肾!喝完水以后人就不停的尿,肾主封藏么!但这些人还引以为自豪说“我在排毒呢”。您那不是排毒,您那是流失自己宝贵的体液。所以如果你想长寿,我觉得多吃苦,少吃甜。我们说牛奶尽管没有甜味,但是它是一种甘淡的东西,甘淡的东西也入脾。如果老喝牛奶会增强脾胃,但最后它会削弱到肾。按逻辑牛奶就是伤骨骼,而不是壮骨的。可以跟踪一下最先进的科技报道,你们看看西方科学家现在对牛奶是怎么认识的。我不从科学角度说,我从哲学角度说。我只能说它是富含高营养的,味道是甘的,味道是甘淡的,有助于脾胃的这么一个饮料,但是由此推论它是要伤肾的。中国人认为牛奶是给孩子喝的,牛奶是治疗一些非常严重的,虚弱的,脾胃的阴虚证的,我们会应用到牛奶。但正常人来讲不适宜天天把牛奶当水一样地喝。大家要学哲学呢就应该学到一种阴阳的、互相生克、制化、平衡的一种思想,什么东西都不要多,多了以后就要出问题。

“其类土”这个小孩子玩儿土就是自然天性。他在这个刨土扬灰的时候,其实那种土对他身体就有一种刺激,而这种刺激正好是补益他的脾胃的。所以我们现在不玩儿土的孩子长大了脾胃功能都差,而我们针对这些脾胃功能差的孩子,给他们用药直接用的就是土。煎汤煮水。这个土叫灶心土。以前我们烧柴火垒一个灶,灶是拿石头垒的,但里面有糊上黄泥巴,里面有时候为了增加它的粘合度还拌点稻草,秸杆儿,经过火烧炙以后的黄泥巴就叫灶心土。灶心土还有一个别名叫伏龙肝。这个药呢就是针对那些五行里面缺土,脾胃功能极其弱,就是面黄肌瘦,吃什么都不长,我们先开胃药--伏龙肝。农村每年都要烧炕,或者是重新把灶掏一下,掏一下重新抹泥,重新砌,替换下来的土就是我们的药。因为火是土的妈妈,所以火烧以后的土,它带有一点热性和火性,能恢复人的食欲。所以经过火烧完的土,经过历史验证,是对人补益这种脾胃的虚寒是最好的。比如说在日本出现很多叫异位性皮炎的病人,他们到中国以后,接触我们这种皇天后土,皮肤病都有大的好转。还有现在流行的沙浴,就是把人埋在那个沙子里面,或埋在那个土里面,都是让人接触土,这种土在你没有意识到情况下会跟你身体产生和谐共振,会增强你脾胃功能。有一些动物冬眠的时候会含一口土去冬眠。我在临床中治疗很多孩子,出现疳积,就是小肚子挺挺的,青筋暴露,四肢消瘦,就是那种典型的有了食积消化不良,这些孩子有一种本能的反应,挖土吃,抠墙皮吃,就是带点那种石灰碱性的土他吃,其实这是人和动物的一种本能,他知道吃什么香,等他那个疳积好的时候,你再给他墙皮吃,他不吃了。

“其畜牛”如果脾胃虚的人喝那个牛肉汤补脾胃。以前那个牛是干活的,肉纤维比较多,比较柴,不好嚼烂。现在人吃牛肉有时候像猪肉一样。牛肉非常平和,就是不急不燥,它就正符合那个脾胃处在中土,上不热,下不寒那个中间那个状态,这是牛肉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呢,牛肉滋补脾胃的力量非常和缓。而我说这个滋补脾胃,是说的是牛肉汤。所以古人留下的方子,就是调整人虚弱的脾胃,先吃小米饭,先消化植物蛋白,慢慢地植物蛋白能消化了,想吃点肉了,炖上牛肉汤浇在小米干饭上吃,然后脾胃功能再恢复点儿,那您就去吃牛肉吧。古人把这个牛肉啊,炖得特别的烂的时候呢,把它做成那种“肉皮冻”,提出那个胶叫“黄明胶”。这个滋补,就是补,你有漏,老拉肚子老吐,老出汗,还有的女性呢,有那种慢性的漏,就是来例假,沥沥拉拉不止,就用这种黄明胶去补她的漏效果特别好。牛是吃草的,现在人干好多缺德事儿,愣让吃草的牛去吃肉!最残忍的还是让它去吃同类的肉。他就把牛的那些内脏、骨头磨碎了,然后就掺到牛的饲料里让牛去吃。你说本来一个吃素的动物,愣让人吃肉,最后就得疯牛病。还有的人更可恶,就在牛的那个饲料里边加尿素。就是有的人发现,在这个牛的吃的草里边撒泡尿,牛吃得特别香。尿素是一种氮肥,氮肥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氨。现在人喂牛啊,把通过改变饲料,其实改变了牛的很多的属性。中医古迹上记载啊,滋补脾胃最好的牛是黄牛。现在人们涮的牛肉很多都是水牛肉,因为它嫩。偏寒,这个这种牛偏于猪的性质。

“其谷稷(ji)”稷是谷神,就是代表百谷的那个神,所以社稷坛中间有个石头柱子,代表“社”。还有个木头柱子,代表“稷”。所以社稷坛是祭祀两个,一个是祭祀“皇天后土”,一个是祭祀土地上出产的这些粮食,”。广义的稷代表百谷,狭义的稷就单指小米。有人研究呢,就说谷子是怎么变化过来的?其实就是古代神农氏,把野生的植物慢慢培养,每次选它那个颗粒饱满的,个儿大的,抗病虫害强的,留下来做种,慢慢就这么就选择培养出来了,他没有动它的基因。我们现在一帮蠢货是人为地要动里面的结构,想自己想做上帝!

“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镇星就是土星。中央的脾对应的就是土星。如果那个脾胃出现内在出现的问题,就反映在肌肉上面。轻度肌无力的人,表现在眼睑抬不起来,一侧或者双侧眼皮儿就老那么耷拉着,这是轻度的肌无力。重症的肌无力,开车突然拉不动把手了,最严重的时候,就是控制我们呼吸的这个肌肉没有力量,人就活活地憋死了。没有肉的人脾胃弱,有肉,但是没有力量,也是脾胃的问题。检查肉的问题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把你食指和大拇指合并起来,你看你的合谷这地方鼓起没鼓起一个肉。有那就没事儿!好多人这儿是平的,或者凹下去的。好多人就是节食或者是减肥,就是把这个肌肉里边储存的这些蛋白、脂肪、能量,全给分解掉。

“其音宫,其数五”这个宫,就是如果你脾弱的话呢,就多听do的音多听宫调。宫调是一种四平八稳的中庸的调。5和0,归到脾胃。脾胃弱的人多用5。河图把这个5放在了中间。洛书那个9,在最高点。所以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就是从河图洛书来的。这叫中央,中是5,央是9。

“其臭香”香的本意是指五谷的香。你看它上面有个“禾”,古人吃饭,吃的是五谷。那些菜啊,肉啊,是帮助下饭的。古人说一句话,叫“甘受和,白受彩”——吃五谷呢就像一个纯白的一个东西,可以涂抹最漂亮的图画。你这个甘淡味道的五谷呢,正好就是滋养你身体脾胃最好的东西。现在人颠倒了,把那个整天吃肉吃菜当成了为主了。所以,真正的“香”是指我们那个粮食的香,麦子有麦香,米饭一蒸出来,它有一种香。就是我们的小米饭焖出来也有一种香,这种香真是沁脾的,就让人不由得十指大动。其实吃这碗干饭,或者小米饭,或者白米饭,真正好吃的饭是不需要菜的。稍微有点酱油,或者有几根咸菜,或者有块酱豆腐,特别香。而且吃进去以后,特别妥帖、舒坦,一天不闹腾。你吃点大油大腻的东西以后,整个就没有精力、心神干别的了,你那点元气都去跟它干仗去了。等把它消完、化完、分解完,该排出去排出去,该吸收的吸收完,你一天的精气神用得也差不多了。所以,修行悟道的人,都是在饮食上更讲究的人。人家的讲究是吃五谷,加点蔬菜。然后,“食谷者慧”——老吃五谷的人什么?开那个智慧的“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当你对五谷都吃不出香味的时候,那我们只能来用其它的食材或者药材,去给你调味了。所以让人提高脾胃功能的话呢,我们中医有专门有个治疗叫“芳香醒脾”。醒脾就是唤醒他,这些芳香醒脾药里边有很多药都是从南方过来的香料。我们经常用的砂仁,安息香、龙涎香,木香、沉香,还有那种比较凉的冰片,麝香,这些香料药从根儿上来讲,都对脾胃功能有刺激。所以中药店里边有很多奇珍异香。专门有研究拿香来治病的,不同的病用不同的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西方就是以中原地区往西,相当于现在甘肃呀,西域,新疆、青海这一带。西方能产生和谐共振的颜色,是白色。白色对应到西方,它能感染收受呼应到我们内在的肺这个系统,叫入通于肺”就是如果人的肺不好的话,往西走,穿白色的衣服。

“开窍于鼻”肺连通外界,跟天气、外界沟通的那个窍道是鼻子。也就是说肺有毛病,会体现在鼻子上。如果吸入了一些不干不净,或者是六淫的邪气,会先伤鼻,后伤肺。所以感冒早期症状就是鼻子突然不通气了。有的人表现是一会儿左鼻孔不通气,一会儿右鼻孔不通气。平常我们鼻子没堵的时候,也是一边强,一边弱。

“藏精于肺”内在的根据地是在肺。古代面相书说这个人的鼻根高,比较通天地之气。中国人重视“形”的意义之上,我们更重视它的“气”。就说长得什么样儿不重要,它这个功能更重要。有人鼻孔很大,未必他就呼吸顺畅。有的人鼻孔不大,未必就整天就堵鼻子。所以,这个,我们要重视它的形和气的这么一个关系。所以鼻根有它的影响力,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功能。所以相书也好,相面也好,相人也好,或者看风水也好,真正的高手是看它的功能,看它背后那个神气或者神韵,而不是看它那个形。现在人都是拿肉眼凡胎看形:这个地儿不错,这条山“青龙”,那条“白虎”,前面还叉一条河,后面怎么怎么着……这都是瞎扯!千百年来没地震,那个形没变,为什么风水会变?所以背后那个能量更重要!

“故病在背”肺出现问题的话会在背上体现出来。我讲站立姿势的时候说过,我们后背有两个肩胛骨。肩胛骨应该是平的,或者是圆的,把这个后背罩住。现在人们老是挺胸抬头,把自己胸挺出来,然后后背凹进去,肩胛骨翘起来。这时候人特别容易得肺系的疾病。后背平第二胸椎那个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那个穴位叫“肺俞”,就是肺的气从那儿输到体表。肺俞边上再旁开一点五寸,就在那个肩胛骨边儿上,第二膀胱经的经过的路线,就肺俞边上那个穴,就是魄户。当你睡觉了以后,魂休息了,魄还在工作。最大一个体现就人还在呼吸。如果一个人肺受伤以后,这个魄就受影响。所以很多人在睡觉中就会被憋睡,会打呼噜,这都是魄的问题。所以这个背受伤以后呢,一个气会沿着这个肺俞伤害到你的肺里面。然后你那个魄户,本来是关着挺好的,你给它打开,伤到你的体魄。肺俞上面有个穴叫风门。就是你老这么站着的话,风从这个穴位进去了,这人就开始过敏,出现皮肤发痒,然后就咳。把那个气管里边的痰液、粘液排出来,叫咳。你把胃里面,食道里面粘液排出来,叫嗽。所以咳是肺有问题,嗽是脾胃有问题,确切说是胃有问题。

“其味辛”好多人出现肩背的问题,包括现在这种颈肩综合征啊,或者是动不动这个肩背就疼啊,其实从根儿上捯,就是伤到了肺,和你吸入了很多冷的空气也有关系。那么已经吸入了这种风和寒,或者湿气,我们说,应该把它散出来。吃一些有辛辣、辛热、辛温,或者辛凉的药,把进去的这个气,给它散出来。这个受风以后的人的感觉就是痒。风善行数变,在身体里面四处游走,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过敏。那什么东西是辛的呢?薄荷、肉桂、麻黄、细辛。或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伤寒论里面很著名,治少阴病:但欲寐,一天到晚就是迷迷糊糊,没精打采醒不来。辛味的药它有一种宣散的作用。中医方子里面有很多治疗这种受风感冒的,风热呀,风寒的药,用的都是辛温,或者清凉解表的药,都有一个从里透达皮毛的这么一个效果。肺主呼吸、主人的皮毛,皮表也是有呼吸功能的。把它散出去就是腠理开放,把邪气赶走,要吃辛味的。

“其类金”肝是木,心是火,脾是土,这儿是金。再给大家补充一点,我们经常戴个玉镯子,玉属于是金玉一类的。所以我们发现西方,不是皇天后土,反而是戈壁沙漠比较多。所以它不是一个生长粮食庄稼的地方。所以那儿的水土跟中原的水土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西方的矿产和玉是最好的。

“其畜马”《黄帝内经》是“黄帝学派”的集大成书,中间各章节会有差异。在有的章节说的就是“其畜狗”。我个人认为,这个马比较合适,它有一种润燥的功能。你要是把它变成狗,狗可是特别升阳动火的,补益肺和肾的那些食材都偏凉。所以马肉偏酸、偏寒。你到内蒙肯定喝过马奶子酒。你喝羊奶就上火,你喝马奶子酒就不上火。补益我们肺的这些食物,不管是动物或者是植物,它都有一种润燥的功能。秋天秋高气爽,爽过头了就变成干燥了。但是,老天爷是平衡的,到秋天就出产很丰富的好多水果,让你滋阴润燥。大家可能吃过驴肉,还知道一个著名中药阿胶,滋阴润燥的效果特别好。而且它用的水特讲究,东阿古井里面的水,它是井水。极其阴寒,而且里边含的这种矿物质特别多,说明水沉。所以阿胶的滋阴补血的效果特别好。如果本身血管一按下去是空的。这叫“阴不足”。血不运动,这叫“阳不足”,要分清楚。《茶经》里边说泡茶山泉水最佳,井水最次。井水太沉,茶叶是得肝气的精,茶的馨香用井水,任你烧开到度,没用。要是煲汤炖肉用井水特别好。中国人研究水呀,不光看水里边含什么物质,我们还要看那个水气,所以,山泉水,咕嘟咕嘟从地上冒出来那个水最好。

“其谷稻”吃素的人想补肺,想益肺怎么办?吃大米。麦子偏热,黍子偏热,小米偏温,想润燥,吃大米,糯米。大米能够入肺,能够滋阴润燥,能补肺气。你吃那个小麦的吃馒头是嚼一嚼,你觉得是甜的。吃大米,除了甜以外,你还能体会到一个味道,酸的。南方酿酒呀,做醋呀,都是用大米。大米因为它含蛋白质偏少,含糖、淀粉偏多。所以跟上面那三个,麦子、黍子、小米来讲,大米还是偏凉,尤其是水稻,旱稻,这个滋阴、润燥、补肺的功能就更强,所以老天爷平衡了,南方热出产大米。北方人最好是少吃大米。北方人想吃大米而不胃酸,怎么办?你就要想办法。第一,平衡它的寒性;第二,平衡它的酸性,加一些辛温的东西。我看到南方很多人,焖米饭的时候要加桂皮,有些人还要加点孜然,小茴香,紫苏叶什么的。就是实在加不了香料,那你就吃炒米饭。就是拿大米过一下油,一炒,这时候你吃了就不胃酸。所以,北方人想适应南方的生活,你且得,服水土得服一阵儿,南方人到北方也一样。我觉得吧,别从化学成分上研究这个食物,从吃饭这个动作上直接会影响到你的消化。米饭本身就是颗粒,那馒头你得嚼。吃惯馒头的人,省略了这个咀嚼的这个功能以后,吃进东西就不好消化。所以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嚼怎么咽很重要。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太白金星嘛,这就是金星的变化运行会影响到人的肺、大肠、皮毛这些功能。甚至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人的肺系统出了疾病,就会反映在人的皮和毛上。我个人理解,包括所有的毛还有发。狭义的理解,就是指人的汗毛。腋毛不多,说明一个是肺的问题,再一个说明心的问题。我看到有些人就乱服发汗药,防血栓形成整天就吃阿斯匹林。这个《伤寒论》说了,“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不要让人出汗出太多,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伤到你的体液,伤到心,伤到肾。这些人老是吃阿斯匹林以后,最后闹得腋毛就开始变枯、变黄,最后全部脱落。所有的皮肤病,根儿都在肺上。人们这种呼吸,就好像一个泵一样,就像踩上那个点,那些健康的营养液就能到了末梢。然后,那些污浊的废液也能被回收,这个人皮肤就会变得光泽。

“其音商,其数九”是re,do、re、mi、fa的re。中医经络上很多穴位命名,这都跟商有关。比如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的第十一个穴,叫少商。还有手阳明大肠经第一个穴叫商阳。如果你肺气弱,选四,选九。

“其嗅腥”腥,鱼腥味。写《汤液经法》那个伊尹,他跟汤王对话的时候说,各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味道,食草者膻,食肉者骚,水生者腥。不光是鱼有腥味,水有时候都有一种腥味。金生水,所以腥味是一个金属的味道。当你闻到这种腥味的时候你就意识到能补益我的肺气。有时候这种腥呢,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种味道。中医煎药的时候,特别讲究用这个器具,绝对不能用铁锅来煎药!如果你用铁锅煎药,那说明你给人大夫开的药里边又加了一味补肺的药。那如果这个药是补肺的也倒罢了,如果正好是跟肺相反的,人家要补肝,肝气弱,你拿铁锅给人煎这个药,那就等于给人弄了副毒药。以前老的药房,同仁堂,工资拿最高的是煎药的那个人。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同人泡出来的那个茶,味道完全不一样。很简单,你炒菜,给你原料都一样,不同的厨子,学过没学过,炒出来那完全不一样。那个懂得煎药,用心煎药的人,煎出那药都不一样。现代很多中药都是拿煎药机。这种煎药机呢,我也研究过,《伤寒论》的用药,用的药味少,但是用量特别大,所是它是煎出来以后就分几次服。就煎一次,相当于我们现在这个煎药机。后来用量变小了,一天煎一包,每天喝两顿或者三顿,是现代的演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煎药机把几副药放在一块儿煎,是有它的道理的。但这煎药机不方便的地方在哪儿——先煎的怎么办?后下的怎么办?这就需要这个人不厌其烦地去真的把这锅药先放一个锅上先给煮上。那没煎的药先拿冷水给泡上。这个药能不能煎出疗效来,泡药泡多长时间有很大关系。好多煎的药跟饮料似的透亮,一看这药,没泡!所以先煎的,跟泡好的药一煎,然后快开锅前一两分钟把那后下的放进去,味儿一出来,马上一开锅就出药,就封药。所以煎药也是治疗的一个过程。如果真是大夫给你开好药了,静静地回去找个砂锅,然后泡药,先煎后下,自个儿就闻着那个药香。原来人治病都是靠“服气”——闻着那个药的味儿把病就治好了,没必要等那个苦汤子进口。这样大夫用心开方,病人用心煎药、服药,效果是最好。所以古代人用药都是用陶瓷。土的,中性的,不偏不倚的。实在不行的话用铜锅,铜锅那种腥味儿就不重,比较中和。皇上讲究用金锅,银铲。同仁堂制作安宫牛黄丸,用的就是金锅、银铲。金本身有一个镇静和安神的作用。早期安宫牛黄丸还用到金箔。中医认为用金属入药的话,有重镇安神的效果。以前人们都贴个纸条放到路边电线杆子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天大亮。”这是古代“祝由科”的一个东西。祝由科在唐代的时候还是属于十三科。属于“主流科目”。我治疗几个小儿夜啼的,给他开点安神的药,比如说茯神,神龙果,生牡蛎,菖蒲这些药,煎药的时候,把金戒指洗得干干净净的放到锅里,那个效果就比不放金戒指好很多。所以这种金属的腥味,大家一定要意识到,另外淡水鱼对肺的作用。你想既然气味对肺有影响,增强肺的功能,肉同样也有类似的作用,用鱼的鳞,肉给它炖好了,去起到这个滋阴、润肺的作用。我们临床观察到呢,就是治疗一些皮肤病,比如有一种皮肤病叫“鱼鳞病”。我们用普通的鲤鱼,或者鲫鱼、草鱼,把它的鳞刮下来,洗干净,然后蒸,蒸完了以后出来那个肉冻,就能治疗这个鱼鳞病。就是取类比象嘛。从飞禽上来讲,鸭子、鹅都比较腥。而且鸭蛋、鹅蛋最腥,只能腌咸鸭蛋吃。如果你要像炒鸡蛋啊那么去炒它,你里面必须要放黄酒,白胡椒面儿。但是反过来讲,鸭肉的滋阴润肺的功效就特别好。你煲个老鸭汤,再放点虫草,正好治疗那种肺的阴液不足,干咳,皮肤干燥,毛发脱落。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北方是北半球的北方。如果你到南半球,到澳大利亚、南非以后呢,正好是翻过来的,越往北越热,越往南越冷,到那儿正好五行是反的。那我们中国处在北半球,以这个黄河、长江为界,为中,以这个方位来定。黑色还有好多其它的名字,皂、玄、乌,这都是黑色,对应五脏中的那个沉静的、内敛的,含而不露的肾。一些颜色偏黑的,都会跟肾有一种共振的频率。何首乌,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还有最黑的一个入肾的叫熟地黄,或者叫生地黄。它出产的时候是黄色的,但是经过炮制以后变成黑黑的,也叫地髓。六味地黄丸就是它为君药。

“而开窍于两阴”人有九窍,上面有七窍。还有两窍中医比较含蓄的说法叫前后二阴,因为它藏在阴部,比较隐,比较藏,不露在外面。控制大小便,的那个脏腑就叫肾,因为“肾主封藏”。人到快死了就大小便失禁。但是它有一个Window,向外开放,你可以通过检查这个窗户,来了解它内在的变化。中医是反对把人开膛破肚打开看,为什么呢?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要毁伤。第二,你打开看又怎么样?你看到的永远是那个“像”,至于谁让它长的肿瘤?谁给它提供能量?谁给它提供这种支持?那背后那种无形的东西,你看得见吗?与其那样,就别打开。通过一些窍道,你可以窥一斑而见(xiàn)全豹。也就是说,当人的大小便出现问题的时候,你除了要考虑跟它紧密相联的膀胱、直肠,大肠以外,还要想到总负责是肾。所以很多人不停地撒尿,或者不停地拉肚子,那就不是大肠的问题了,你再跟大肠较劲也解决不了它根本的问题。

“藏精于肾,故病在谿xī”肾脏出现问题以后,它会表现在一些对应的穴位上,而这些穴位是小块肌肉接缝处。《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肉之小会名曰谿”最著名的叫“太溪”,太溪是跟腱,筋膜,在脚的内踝高点与跟腱的中间那个位置。你要在太溪扎根针,穿过去,对面就是昆仑。我们经常说,把一人武功废了,把那个脚筋挑了,就那儿。“力由足起,气由脊发”,把那儿一挑力就断了。没有力,哪有气?还有一个溪叫“后溪”。后溪是小肠经的第三个穴,它是通督脉。督脉是整个贯穿人的正中间嘛。这个穴一扎,也是能够解决很多腰背疼的问题。所以检查肾有没有问题,第一件事,按太溪。

“其味咸”咸能润肾。就说我们学《黄帝内经》你把它所有对味道与五脏的对应归结起来,你就发现里面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有的说这个是入心,有的说那个就入肾。《汤液经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味道把握比较好。任何一个脏,一般都有两三个味道对它会起作用。绝对不是说,一对一的啊。我就,酸就入肝。酸还入肺呢,望梅止渴嘛。所以咸能润肾,就是肾如果封藏太过,就产生了结石啊,肿瘤的时候,你想让它推动一下,加点咸,就像加了润滑油一样。《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所以把那个黑小豆拿盐水泡过吃是很补肾的。我们古代人吃黑小豆这些豆类的,都得加点盐。最典型的叫“豆豉”。古人发现,老吃豆子就能吃出肾闭藏太过。怎么办?反佐一下,加点咸。

“其类水”这个水不是地上的水。肾的水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那个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球上有生命,就是因为地气蒸腾为云,天气下降为雨。有了一番云雨过后,才孕育出生命。所以乌云下出来的那个水是诞生生命的水。我们身体里边最高处是头颅。头颅装的全是脑髓,这个脑髓就是我们的天水,它慢慢沿着脊髓往下渗,然后再渗到我们的四肢、骨骼,变成骨髓,这就是我们的“水”,本元的水。女性28岁之前是递增:不断地补益精髓,吃五谷,化成精髓,渗到骨空里面。女性28岁以后还在补充,但是用得多,补得少。男的是32岁。所以你之前在补,慢慢就在漏,最后全漏干。漏干是什么呀,大脑萎缩,脊髓空洞,这就“水”干了。

“其畜彘zhì”这个彘就是猪肉,猪肉是补脑髓的。古代对猪有几种叫法:一个叫“彘”。还有叫“豚”,唐宋的时候,管家养的猪叫豚,管野猪叫猪。猪,本身是个水性,所有的肉里面,猪肉最百搭,跟所有的菜都能配。你想发挥它滋阴的效果,咱就炖。想中和下它的阴性、寒性,那就烧,或者是在里面多加点佐料。猪肉最好的佐料,就是大料。提升猪肉鲜美味道也能反佐一下猪肉的寒性。猪肉里边最寒的部位猪脑子。猪脑子凉到什么程度?能把一般阳气的男人吃到阳痿。但如果碰到一个阴虚火旺阴液极端不足的人,就是整天手心、脚心烧,然后心烦,出盗汗,烘热,然后无故发脾气,更年期这种人就需要滋阴。中医里边有个方子叫“大补阴煎”。大补阴煎,里面有知母、黄柏,主药就是猪脊髓一条!仅次于猪脑子,是猪脑子流下来猪的腔骨里边那个脊髓。排骨比起腔骨来,不寒,因为它里面没有脊髓。腔骨是带脊髓的。还有的人爱吃猪头肉。吃猪头肉有个讲究:一个是要加蒜泥或者大瓣蒜。还有吃猪头肉的时候一定要喝二锅头。如果你喝着凉啤酒,还吃猪头肉,那叫作病!我们临床上看到很多人得了这种阴寒内盛疾病的,就是又居住在内陆,但他又没有机会接触海鲜,一般都是吃猪肉不当吃出来的。另外滋阴最好的一个药是猪皮冻。现在人们觉得好像就是一般的菜。其实,猪皮冻的养人的皮和肤。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滋补肾的叫火爆腰花儿,前提要把那个腰子收拾干净,你要不把那个白筋儿切干净,那个腰子老是一种尿臊味。话又说回来了,你就切得再干净还是稍微有一点,所以做火爆腰花必需用大量的香菜。

“其谷豆”复习一下五谷,肝“其谷麦”;心“其谷黍”,脾“其谷稷”,肺“其谷稻”。这个豆子的形状本身就像那个腰子,就是我们说“取类比象”。另外豆子在五谷里面它的蛋白质含量是最高的。如果你能把豆子里面的蛋白质转化成你身体的精,然后再储存起来,这个是利用价值是最高的。但是蛋白质含量越高,越不容易消,也不容易化。吃豆子要放屁是不好化。不好消就是说你得牙口好,你得用你的那个肾的那个延展去咬碎补肾的这个东西,这是利用它的前提。最容易被你消化利用的,就是跟你脾胃匹配的那个小米。很多人大病一场,然后脾胃刚恢复,喝碗小米粥,上面那个米精、米糊糊喝下去,慢慢越喝越壮。豆的营养价值在于能够补肾、固肾、或者叫益肾。中国除了四大发明以外,最伟大的发明是豆腐!豆腐是道家对中华民族最大一贡献,它很好地解决了豆子不好被人消和化的问题。吃豆腐第一个叫磨豆腐,磨的过程是消,把豆子先磨成液体,叫悬浊液,因为豆子它那个蛋白不溶于水,它只能是混合在一起,水乳也没有交融,这个时候你把它煮熟了,就是豆浆!喝完豆浆胀气,然后放出恶臭的屁,这叫不好化。做豆腐怎么把它化了?就是用卤水点。卤水性特别的热,甚至是毒,它能让人的蛋白质也凝固。熬豆浆过程中,豆浆上面会浮出一层油皮,那就是豆子里面最精华的东西。就好像熬小米上面浮一层米精一样,那是它最容易被人消化的东西。剩下那个被卤水点好的豆腐,压成型,这时候呢,你再去做成菜,就特别容易被人消化、吸收、利用。中国人在牲畜或者是禽类的就是肉食性的蛋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保持自己民族的延续,能保持我们大脑的发育,补充我们的脑髓,全是靠豆腐。豆腐偏寒。您什么体质选什么,自个儿去找对应。东北出的大豆是最有名的,这个地方的人总体而言肾经足。出生在比较凉的地方的人肾经固涩得比较足,所以呢发育得也好,块头也大。还有就是东北是黑土地,这种腐殖孕育出来的土壤特别肥沃。东北那个人参,吉人参、辽参,大补元气。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辰星就是水星。我经常说肾主骨生髓,骨头的病都要从肾上去治,去发挥它一系列食物和药物的作用。有时候大家都说肾有问题,有阴的问题,有阳的问题,有虚的问题,有实的问题。简单来说阴是指物质不足,阳是指能量不足。你那个家里没有粮,阴不足。有粮吃但不出去干活,阳不足。虚是该有的东西没有,实是有了不该有的东西。这基本概念我们搞清楚以后你再去分析他。肾阴不足骨子里说就是他的精髓不足。我们讲肾主水,这个水指的是我们的体液,不是你喝进去的那个水。我有时候一摸病人肚子,一摸咕咕咕全是水。我说这说不好听的话您这一肚子坏水儿。这是水毒,是湿,是进脾胃的那个东西。你喝这个东西再多增加的只能是自己的水和湿,你补不了自己的肾,所以很多人越喝水越渴。肾的功能就是有效地把我们储存的精髓结合我们外面摄入的这些水液一块儿做成了叫我们的体液,具体叫津和液。这个稀薄的叫"津",粘稠的叫"液",输布到全身。您的全身如果不缺这个,那您肾阴的那面儿就是足的。肾水足的人特点眼睛特别的亮。肾精不足,再干到一定程度就开始着火了,有人就要发低烧,有人就会"哄"热一下,这就叫阴虚。所谓阳虚就好像给你一块冰,你把它烧开了变成水,然后给它散出去。如果你的肾的阳气不足,你本来有精,精髓,但是你这个锅里边儿这个水温度上不去,就不能有效地把你的精转化成液,更不能把这个液转化成能量,这时候就会出现憋不住尿,不停地上厕所,晚上还起夜。还有人就是说憋不住精了,早泄了这叫阳气不足。肾阴过实是封藏太过,尿不出来尿,拉不出来屎也算,"肾司二便"嘛。所以有些人解决他这个便秘的问题,我们不治他大肠,我们去治他的肾。还有的人出现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肾盂肾炎,肾结石,脑子里面儿长肿瘤,这些都是肾太实。肾阳太实就是,本来肾是把我们的精转化成气就完了。但是你如果烧得太过了,你见过有的人生长发育特别快,就是脑子里长个垂体瘤,不停地分泌这个激素,然后就疯长,但是他不匀称。这种过快的这种发育,包括我们现在说一些甲亢啊这种腺体的功能亢进,这都是属于肾的阳气太过,也属于实症。还有我们现在泌尿系出现感染,尿血,一尿起来烧得慌,然后尿出来有的时候能看见血,有的时候一查里面儿有潜血。这都是阳气太过。所以你看阴阳、虚实、寒热都不一样,最好健康人就是守中。我们以前说过:老吃甜的东西对牙不好,对骨头不好。所以现在人好多人得上骨质疏松病,肯定吃了很多甘、甜的东西,而且都是性质偏温、偏热。因为肾是寒的,他最怕就是甘、温的东西。当你一发烧,激素让你马上烧退下来了。激素就是一看你热,就想办法把你的骨髓弄出来烧,一下变成水,就把你那热就给盖住了。所以滥用激素,烧是退了,伤到骨和髓。所以现在很多滥用激素后一个代价就是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而且这种坏死都是不可逆的。所以预防,预防!不要滥用药物。我们现在稍微有个感冒,马上抗菌素,马上就激素。激素就好像是用原子弹打蚊子,不值。现在人们都是认识不到肾精的宝贵价值。一用激素,很快很灵,但不知道你在透支你后面几十年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所谓命,现在的观点认为你还有喘气,你还有心跳。但没人想活着的人有多痛苦。还有一些人,就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是实,有了不该有的东西。我现在特别反对人们瞎补这补那。还有一种情况,小儿出生以后,他的头颅顶那个囟门是开着的。小孩一呼气,那个头顶那个头皮跟着呼扇呼扇。那个骨头是打开的,小孩通过产道出来,脑袋长大了不行,你出不来。人类这么聪明智慧,就是因为我们脑容量很大。又为你出生方便,又为你将来智慧的需要,你得有脑子,老天爷就给你设计一套,先让你出来,但是留有余地,不让你的脑子先闭合住了,留个缝隙。然后等你出生以后呢,母乳喂养,化精,母乳本来就是你母亲的精血所化,小孩子纯阳之体,吃进去马上就变成自己的精,变成脑髓充盈到自己的脑子里,然后正好脑子又没闭合。随着小儿的长,脑子还在往大长,长到一定程度以后,一看脑容量差不多了,囟门就开始闭合。这是多奇妙一程序!所以前一段时间,那帮混帐做假奶粉的,给那些孩子们吃。脑子里面没补上精,补上什么了——大头娃娃充的全是水。有些弱智的孩子,就是囟门到一定岁数以后闭合不住,或者脑子发育就不好。这时候中医必需给补肾,这也是"以其知病在骨也"。另外我见过几个病人,就是一生下来,爹妈就给孩子补钙,你知道出现什么结果吗?囟门提前闭合。本来老天给造这孩子,还说给留个余地,说让这个孩子多增加点资本金,啊,多充盈点脑髓。结果他这个蠢货爹妈就给提前补钙,就给囟门过早闭合了。

"其音羽,其数六",羽呢,相当于简谱当中的La。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这个一和六,都代表肾水,肾水不足的人多用六和一。人说六六大顺,你对谁顺?对那些肾水不足的人顺。如果这个人本身就心火不足,心动过缓,然后再去用一用六,你就往心梗上那走。古代人开方用药,用几两,比如用栀子,用十四枚,它都有讲究的。宁波古代流传下来的图书馆,叫天一阁。书一怕虫蛀,怕湿,二怕火,所以它起这名字呢,叫天一阁,取的意思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不会闹火灾。还有一个,中药有个方子,专门治肾结石,或者是暑天出现高烧,但是肚子又冰凉,没有大小便,人到危重的时候,就是肾那个解毒排尿那功能没有了,血里面所有的毒素呢,全留在体內,这就很危险。怎么办呢?赶紧让肾恢复排尿的功能,就一个方子叫"六一散"。里面就两味药,滑石、甘草。取其能通利小便之意,能让这个水又代谢起来。所以六一散取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里面滑石用六、生甘草用一,效果特别好。有时候你会还加点其它的药。比如说这个人属于那种高烧特别厉害,心火特别旺,加一个青黛——就是板蓝根长出来的叶子——磨成粉放进去,它就叫碧玉散。如果这个人烧的又不出汗就这样闷烧,你还可以给他加点薄荷叶,放进去后又能起到叫"提壶揭盖",就是茶壶倒不出来水你把壶盖打开让空气进去有压力,然后它就肺气一开通,尿就出来了。这个六一散很有名,方子很小,但是效果特别好。

"其臭腐"。我们古代人经常用的药引子,什么是药引子——引子就是归经,引你往那条路上走。这个药引子的味道就很重要,你想给他芳香醒脾那就多用些香味药,我们说脾是"其臭香"。你想让人心火鼓动起来那就"其臭焦",抽根烟闻点这种艾灸的味,都是焦。这个你想让它入肾,用点臭味。你看腐怎么写?腐有肉。肉体被微生物给分解了是为腐。树被微生物给分解了是为朽。豆腐这个东西是介于肉和植物之间。酱豆腐和臭豆腐,那个味道闻着臭,吃着香。那个香是腐香、肾香!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吃那种腐腐的东西,臭臭的东西。臭豆腐有些人就特别迷恋。还有西方人吃Cheese。而且好的Cheese,带着那种发霉的那种绿斑的那种外表,味道特别难闻,但吃起来以后特别香。还有我见有的地方吃那种臭鱼、臭虾,人说臭鱼烂虾。但它经过特殊加工以后,做成那种有点糟朽的那个东西,特别难闻,吃起来也特别香。什么人是不能吃那个东西呢?肾有实症的人不能吃。心里面有虚火,有火,有那种心气不足或者有点假火的那种人,也不适合吃。榴莲是个补肾的。很多水果是寒的吧,这个榴莲是热的。吃榴莲人最后也通神。所谓上瘾就是通神,他是另外一种方法通神。中国人就是加工制作猪肉的另外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就我们说的这种腊肉和火腿,它会放在那个灶间有柴火那个地方,表皮做得焦黑的,还发霉有那种绿毛,但这有经验人这越长绿毛越买,就跟外国人买那个cheese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火腿来讲是我们滋补肾精,就说平常能接触到的最好的。所以在冬天滋肾阴的时候,火腿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个火腿也让人吃上瘾的。现在人厨子是拿火腿做高汤,那味道你说鲜美,其实也是补精、益肾、通神、解馋,又过瘾!还有一个问题有人就特别提出了,冲水马桶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人闻不到臭味了。以前咱用的是公共厕所,然后那些肥料攒起来是农家肥,用农家肥种出来的菜不苦,是甜的!现在一冲了之,人闻不见那个味,所以肾就虚了。以前是蹲坑,现在都是坐便,很多人都出问题。所以奢侈一点,在家里面把两卫其中一个改成蹲坑,对身体,对老人、小孩子都是有好处的。

“善为脉者”就是比较善于号脉的人,通过脉象呢,可以能够体会到内在的五脏六腑的变化。通过号脉去把握五脏六腑的变化,绝对不是去切开人的肚子去看。用肉眼看到的东西你可以用看,你可以用见,你不能用视、也不能用察。所谓“视”都是在通神的状态下感觉到。我知道的就是道家修炼有一个考察学生的方法,比如说晚上开始静坐,今天晚上正好有一个月亮,我们是在一个密闭的没有窗户的屋子里坐,坐了也不知道天昏地暗,也不知道多长时间,然后就老师问,月亮在哪?也就是说在你肉眼看不见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感觉到月亮的存在,并确切指出它的方位,答案是“能”。好了,考试通过,你可以去练下一级。在《扁鹊仓公列传》里边,就司马迁记载扁鹊,说他跟长桑君修炼,服上池水,去吃一些药,然后传授给他的那种上古传承的典籍,扁鹊到最后达到什么程度了呢?视见垣一方人,就是他能够视见墙那边那个人,这个视就是我刚才说那个状态,是在通神静坐的状态下,能够感觉到墙那边那个人的存在。史记上记载,甚至能够描绘出那个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这叫出神入化。所以说这个“视”和“察”都是我们不用肉眼,用心去体会到的东西。号脉有肉的接触,这叫“察”。我干脆不摸你的脉那叫“视”。所以这个“视”要比“察”高一级别。当你手摸着别人的脉的时候,大夫要数息。不是数病人呼哧呼哧那个呼吸,是自己调息,干嘛呢?一个是根据我的呼吸节奏了解他脉搏的快慢。一般人的脉叫“一息四至”,就一呼一吸之间,他的脉跳四下。低于四下、三下,我们叫迟脉,高于五下、六下,我们叫数(shuò)脉,另外就是我们说那个扁鹊入定的那个状态。所以司马迁记载扁鹊说“以此视病,净见五脏症结”,没打开肚子,但是你有什么病我都知道。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然后说他“特以诊脉为名耳”。这就是老天赋予我们的很多先天的本能,是很神奇的。但是现在被后天那些技术手段啊,或者后天那些自以为怎么怎么着的意识给蒙蔽住了。当医生的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能够入定,能够静心的时候,他能体会到很多东西。中医讲气,你看不见气,体会不到气,但是你可以去摸一下他身体的温度。热的地方叫“有气”,凉的地方我们管他叫“没气”。另外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呢,就是我们血管的搏动,就是动脉,它在跳。那也是一种气,我们管它叫营气。但是医生还要摸身上其他的部位。包括有的人左半边身凉、右半边身热;有人上面热、下面凉;有人上面凉、下面热,这号的是卫气。我们管它叫“尺肤诊”。脉跳动的样子叫“脉像”。就是说它是个客观存在。但是同样这个脉在那儿跳,不同的人摸完了以后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这就是说“脉象”不同,为什么不同?因为摸脉的人不同。简单来说,同样一张X光片,不同的大夫看,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这个说结核,那个说癌症,那个说就是一口痰堵那儿了。这就是说“脉象”,谁更接近于真相说明谁的诊断水平高,它跟你的脉跳没有关系,更取决于主要因素的是那个号脉的那个人。所以想学好中医,必须要提高作为医生的那个人的那个素质、修养,提高他那种敏锐的感觉。所以善为脉者指的是有修养、有修炼的人,而不是说自个儿手还冰凉呢,搭人的脉,号半天号不出来。古代的人也考医生,汉朝有个名医,叫郭玉,他说过一句名言叫“医者意也”。他当时给皇帝看病啊,皇帝就是不信,说:这人有那么神吗?就考考他,就搭了一个帷幔,让里面的一个宫女伸出手来,让他号脉,号完了以后,这时候床幔里面还有个小太监,这个手跟那个小宫女差不多。这个伸左手的时候是个宫女,伸右手是个小太监,就让郭玉号。郭玉摸完脉,皇帝就问:“怎么样?脉象如何?”郭玉说:“臣行医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奇怪的脉,一雌一雄,一阴一阳。”打开床幔,两个人!一下通过考试,就成为御医。所以我们现在很多病人去看大夫,他还有留传古代这个方法,人家就一伸胳膊不说话,然后就问:我什么病?这其实是一个试探。如果这个大夫通过了,医患之间的这个信任感一下就建立起来了,这个时候你给他用针用药,效果非常好,为什么?病人已经发自内心信任你了。

“谨察五藏六腑”通过脉在外面的搏动,你能体会到内在五藏的变化。我们跟大家介绍一下号脉,左右手是不一样的。我们有的人说我们都是同一个心藏,但是你从解剖学上来讲,它解剖出来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左胳膊,离心藏比较近,右胳膊离心藏比较远,它还是有不同。即便它再同,它还有个位置的不同。所以中医认为,左手和右手不一样的。在北半球的时候呢,左手代表生发的那个,右边代表肃降的那个。所以呢,左手三个指头,左手第一个代表心,第二个中指代表肝,下面那个代表肾,肾阴。右手呢,第一个指头,就是食指,代表肺,中间儿呢代表脾胃,下面代表肾阳。所以这就是通过这三个指头去“谨察”五藏六府的变化。所有的癌症里边,我其它的癌症,咱们水平不高不敢治,只有早期的胃癌,我还敢治,因为它是个腑。肺癌、肾癌、肝癌,那到了藏,不好治。所以,通过号脉,是可以体会到五藏六腑的变化的。愿意学号脉的,就去看李时珍写的《濒湖脉学》。他把所有的二十七种脉象全部以歌诀,七言歌诀的形式给总结出来了,大家可以去背背。

“一逆一从”说的是,你是顺着四季变化跳呢,你这个脉啊,包括你里面那个藏府,是跟四季和呢,还是谐呢?从是叫谐。《四气调神大论》里边说过,脉象是跟四季变化不一样的。正常人春天浮起来,夏天洪大,秋天毛,就开始往里收了,冬天“沉”,就像石头进水一样,这叫从。冬天一号人的脉,浮起来了,马上就问,一个是你感冒了,阳气鼓动起来,第二,您是不是冬泳去了。就是说春夏秋三季给老年人摸到浮脉,没事,偶感风寒、微有小恙,可如果病重的人突然这个脉浮起来了,“久病逢之确可惊,”准备后事吧。春天的脉应该浮起来,可是这个人就起不来,一看这个人肝气就不旺,或者冬天就没有把精藏好,到春天就生发不起来。所以这些通过号脉看你体内气血的生、长、收、藏的变化是不是跟外界那个天地的变化是合拍的,这就看出来你得什么病。

“阴阳表里”我们说浮脉是阳,沉脉主里,“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就是说一号到沉脉,肯定是病在很深很里,如果是冬天,阳气封藏,且就罢了。一年四季,您都是按到骨头才能摸到您的脉,这种脉叫伏脉,比沉还厉害,这叫很厉害的阴寒、内停的一种病。我们一般号脉是浮、中、沉,三步,手一搭就能摸到,浮脉;中间,平和,正常人;按到很深里面才感觉到,就病在里了。秋冬是阴,春夏是阳,那你的脉的跳呢也是跟着阴阳去走,你如果跟它逆着的话就反四季了,反季节脉都容易出问题。

“雌雄之纪”男女的脉不一样。一般来说男人主阳,女人主阴,女人的脉是阴血比较足,男人的脉是阳气比较足,当然男人和女人的脉象不好说,但是能体会到。就好像不管她怎么穿男装、怎么剃光头,一看她就是个女的,这是一种感,不是觉。你要根据男人和女人的体质不同,结合他的脉象然后去下你的诊断,男人阳气足阴气不足,女人阴气足阳气不足。比如说,如果是男人得了浮脉,你给他用发汗药就应该稍微谨慎点,因为他本身就是阳的,你给女人用发汗药,因为她底下阴血足,你就可以加点量,这就是对男女。当女性来月经前、来月经中和来月经后,你用的药都应该完全不一样。如果一个人的脉特别细,本来是一根管子,他变成了一条线,我们就知道这人阴血特别不足。如果是个男人出现细脉,我们觉得可以理解,他本来阴血就该不足。但是如果本来是个阴血应该比较充盈的女人出现了细脉,那我们就觉得她有这种虚劳的可能性,就是耗损太多了。

“藏之心意”。你学到的东西并不见得你发自内心的就能接受它,所以我们说现在才有了那种“学而时习”。学了是意识到了,但是真正触及到你的灵魂动你的心了吗?未必。这个东西呢只是在你特别安静入定的时候,你能够体会到的东西。如果说你号着脉还想着孩子小升初、股票跌停了还是涨停了,那会心也不在这儿,意也不在这儿。所以为什么说看病累呢?用“意”是你的职业素养,你是做这个职业的用“意”就够了。但你真要做一个好大夫,你得用“心”。有的病人他可能有些话跟父母没法讲,跟老公没法讲,跟孩子没法讲,他能跟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讲,而这个医生能得到病人的信赖。你是真是用心用意去关爱一个病人和你是糊弄人家,敷衍了事,人家都能感觉得到。所以当你用心用意的去号脉体会的时候,这时候得出的真相甚至能触碰到病人的心神。所以很多人会被你感动,最后你也能把自己感动。当你的治疗按照你的诊断,你的治疗一步一步itworks的时候,那会其实就是灵和应。为什么很多医生长寿,他每天就沉浸在那种天人合一,替天行道,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成就了一件事,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个人认为是好的医生健康长寿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他不是说是收条烟、收瓶酒那种感觉。所以黄帝内经说了“藏之心意”,自个儿偷着乐,自个儿去体会。所以我觉得不管你做医生也好,不管你擦皮鞋也好,哪怕你在扫大街,如果你有这种谨察五藏、六府、阴阳、表里、雌雄之技,然后呢藏之于心意,都能通神。

“合心于精”。我们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是个循环。我们都知道物质能变成意识,再说高一点,意识能变成情感、情绪。所以两精相搏谓之神,那个神凝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化生出气,也会化生出物质。一个人专心致志的时候去聚精去会神,容易技巧出焉,容易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个时候,那种能量,能够突破时空的距离。但我们现在人通病叫“神淡散而不藏”。我们说神的物质基础是精,具体来讲,一个是体液,一个是包括血液、精液。人在散神、出神的时候,有这么几种体会,洗完澡感觉要出神,喝完酒以后散了,想把它聚拢回来啊,且得费一阵儿呢!中医讲“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血,血舍魂。就说你把你的魂藏到你的肝血里面。就相当于这句话叫“合心于精”。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这个挑选学生呢,道家要求的非常严格。正心诚意,首先一个前提。他得有那个素质,有那个底子,你才能去教他。另外他有哪方面的特长,然后给他选定一个方向。你比如黄帝老师就说:碰到那种言辞快,表达特別能力强的人,让他去做祝由。还有那些叫爪苦手毒的,就是下手比较狠,手跟鹰爪一样,打在你身上能穿筋透骨的那种,你让他去做按摩。比较沉静,比较安稳宁神的人,你去让他带大家去静坐。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这种素质,然后给他选派不同的这种学科。古代还有个测验方法,怎么试这人爪苦手毒?让他拿手按一个乌龟,乌龟死了的那个人让他去练。还有的人言辞比较恶毒。挺好的话,在他嘴里说出来,你老觉得,怎么那么伤人啊。这是他心性决定的,他可能以前受过被別人的伤害,然后这种伤害凝结在自己的体内形成了一种恶毒的东西,但这种恶毒的东西是好事还是坏事?看你怎么利用它。我们可以以毒攻毒,这种人我们就要让他去咒痈唾病,就是人家长一个大痈疮,它也是一种热毒,而这个人说出话都那么阴寒负面,诶,正好阴阳就平衡,还帮了他自己。他把他那种阴寒恶毒的东西释放出去了,而且释放到了一个恰当的地方。所以说古代人挑徒弟呢,一个是看要素质,第二看他是不是很诚心诚意的去要学。对我有没有诚意没关系,你对我掌握的这门学问有没有这种求教、这种仰慕、这种心怀谦卑的心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医的很多东西没法告诉你why,只能让你说接受,如果你诚心正意的说“没关系,只要您说得,我就去,理解的,我要接受,不理解的,我也要去接受”,而且在理解中去执行,在执行中去理解。有了这份心,你才能去学好中医。你要碰上个杠头,跟你抬起杠来,能把老师噎死。你碰上这种人,噎你个半死,你教他干嘛?所以说道不远人,道就在你身边,道在无处不在。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求道的心。你要是认为你后天意识比先天那个神明要强,那你就别学道。你觉得那个东西不如回到原始淳朴、纯真那个状态,那你就来学道。人都有一种先天淳朴的状态,有的人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自己失真、出偏。中医教学有三个层次。一个是叫“学”,这是意识层面上的,你跟我学。另外一个叫“修”。你把这个“修”翻译成英文Heal。令其健康,就是自愈。所谓修身,就是先把我这个肉身,修理、修复,达到了一个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去学医,那就不是“非其人”了,那正好“得其人”,健康人教健康人。他经络通的时候,他思想也是通的。钻牛角尖的人绝对有生理基础,肯定身体里面哪个经络气脉是不通的。你给他扎通了以后,他突然觉得,原来想不开的事儿想开了。所以这个“修”有几个办法,一个叫“自修”,自己在那儿站桩去。还有叫“他修”,老师帮助学生去调理身体。号脉的这种体会,说实话不应该说!或者你是一片好心去说,但是听的人如果不对的话,得出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所以农夫本来是一个好心,暖了一条冻僵的蛇,结果是被人一口咬死。这个农夫的好心是违背自然的。人家蛇是顺应天地的变化在那冬眠呢,你干吗给人家暖和过来。道家和道教不一样,道家它之所以不像某些其它的教派那么昌明、昌盛。不是有句话叫“天下名山僧占多”。没说天下名山道家占的多,为什么呢?其中有一条,它对学生和徒弟的选择非常挑剔。所以我们看,黄帝跟歧伯请教的时候,都是很庄严很肃穆,沐浴奉香,更衣斋戒,诚心正意去学,然后老师才教。现在就是说,如果你遇人不淑,教给一个心存不良,又鸡犬不宁的人,最后他实践中出了问题,他不说他有问题,他说你这个学问有问题。最后还很可能来一个欺师灭祖。现在乱用中药也是一大公害。没学过中药,不知道中药的性味、寒热、归经,就从他那个植物学的角度理解,一说当归就是补血的,一说这麻黄就是发汗的,然后就根据他理解去给人开药,包括以前用那个“龙胆泻肝丸”事件,都是很多不了解中医的西医大夫开出去的。开出了以后出了事儿,然后大家一棒子打死,说中药中医有问题,他不说开药那个人有问题。中药是在正确的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它好的一面,避免它害的一面。所谓正确使用,你得学会它。你本身就学了几个月,或者你根本就不懂,然后你就去开中药?而且现在,很多中药已经被很不严肃地对待。药厂为了卖药,为了走量,要变成非处方药。意思是说,中药就这么用啊,有没有大夫开无所谓。你是个人到药店买,你头疼吃头疼的药,拉肚子吃拉肚子的药,这就叫OTC呀。很多厂家为了争这个OTC,变成非处方药打破头,结果就是吃坏了很多的人。切记不要找中医开西药,也别要吃西医开的中药。









































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
白癜风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shens.com/xhxcjjg/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