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无论穷富,3白2黄1黑别忘
又到了分享美食的时间,哈喽,我是高兴!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寒露节气过后气温骤然下降,早晚温差大。老人们常说,寒露前后要吃“3白、2黄、1黑”,应季而食,能够保护全家健康、少生病。 那么,“3白2黄1黑”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三白 1、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其实,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寒露吃莲藕”的习俗,由于寒露后天气会变得十分干燥,而莲藕是水生植物,具有清热安神的作用,秋季吃藕既能润补,还能排解人们心中的焦躁感。 莲藕洗净去皮,切成薄片后焯水,待莲藕变软后捞出沥水。五花肉馅中加入适量洋葱碎、1勺淀粉、2勺生抽搅拌均匀。 将肉馅铺在藕片上,然后摆入盘中,可以在中间加1个鸡蛋黄,上锅蒸20分钟。 炒锅中加入适量水淀粉、1勺蚝油,1勺生抽、适量盐,开大火熬煮浓稠,做成芡汁。待莲藕蒸好后淋在上面即可! 2、白芝麻 寒露节气吃芝麻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习俗。寒露过后空气更加干燥,皮肤也容易变得粗糙、甚至起皮,白芝麻含油脂,有滋润的功能,能够让我们的皮肤光滑一些。 碗中倒入面粉、3克酵母、毫升温水,调成面絮状。再加入10克油揉成光滑、稍软的面团,室温发酵至1.5倍大。接下来调一个酱汁,小碗中放入2勺芝麻酱、1小勺盐、10克油、适量花椒粉和小茴香粉搅匀备用。 取出发酵过的面团揉搓排气,擀成一个薄薄的大面片,刷上调好的芝麻酱汁,边缘部分预留出1~2cm。然后从面皮的一端向另外一端卷起。面皮卷的圈数越多,烧饼的层数就越多。把收口处捏紧后切成小段,整理成圆形,撒上白芝麻后用擀面杖擀薄。 电饼铛预热、刷油,放入饼坯,盖上盖子烙2分钟后翻面,这个步骤重复4~5遍,直到烧饼的两面烙至金黄,用铲子按压,烧饼能迅速回弹,就说明已经熟了。刚出锅的芝麻烧饼外酥里软,咬一口浓浓的芝麻香味。 3、百合 新鲜百合在每年的10月份开始上市,百合不仅吃起来清脆多汁,还有解燥润肺的作用,百合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既可以煮粥,也可以清炒。 莲藕切成小丁;红枣洗净后去核,剪成条状备用;大米、莲子、百合清洗干净备用。 把所有食材都倒入砂锅中,倒入清水没过食材,盖上盖子水开后转中小火炖20钟,炖煮的过程中要搅拌一下,防止粘锅。20分钟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冰糖,再盖上盖子炖10分钟即可!这款莲子百合莲藕粥既香甜又软糯,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可以经常煮来喝,好处多多。 二黄 1、板栗 入秋后,走在街边就能听见“糖炒栗子”的叫卖声,俗话说“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板栗属于淀粉类的坚果,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补充充饥,在秋季吃最佳。糖炒板栗很常见了,今天分享一道不一样的美味。 生板栗用剪刀剪个十字小口,然后放到热水锅里面煮5分钟,趁热把板栗剥壳。鸡肉冷水入锅焯水,水煮沸后捞出冲洗干净。 另起锅倒油,葱、姜、蒜和鸡块一起倒入锅里,煸炒至鸡肉微焦。加入4勺黄酒、2勺生抽、1勺老抽、1勺糖、去壳板栗、没过鸡肉的开水,盖上盖煮20分钟。时间到掀开盖子,加适量盐、胡椒粉,大火收汁后即可出锅! 2、菊花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寒露到来的农历9月又称“菊月”。盛开的菊花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做膳食,菊花是药食同源的一种花卉,能够生津止渴、清肝明目,可以在家做些菊花鸡丝、菊花粥、菊花糕、菊花酒。 也可以泡一杯菊花茶。 一黑 黑木耳 寒露节气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也是排毒的好时期!木耳有很强的吸附力,有助于清理肠胃。 先将木耳泡发,洗掉灰尘和杂质。 锅里水开,倒入木耳煮2分钟后捞起沥干。半个洋葱、红辣椒切成丝,食材都放进大盆中,加盐、白糖、2勺生抽、2勺香醋、香油、辣椒油,搅拌均匀后再加一小把花生米、香菜,再次抓匀后即可装盘食用。 寒露是24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是秋季凉爽向冬季寒冷的转折点,高兴在这里也向大家道一声:天寒露重,望君珍重! 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 想学习更多美食知识,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uixianga.com/xhxyfyl/10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建议女人多吃2绿3黑4红,含铁量高,
- 下一篇文章: 它全身是宝,可不只是调味料照着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