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中国文化崇尚低调内敛,反感骄横和自夸,但是人们对自己家乡的自夸除外。远在楚汉相争时代,项羽就鲜明地提出了“衣锦还乡”、“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观念。年来,中国人发展了“回家过年”的观念,甚至海外游子大多都有“叶落归根”的梦想。除此之外,从汉代博望侯张骞、到唐代的玄奘法师,再到时下遍布全球的中国商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世界上能见到的好东西全都搬到咱家去……。

家和房子,home和house,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家是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精心选择的、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目标的、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假设在荒漠里白给一个房子,让您去当太守(市委书记),您也不一定愿意去,说那是明升暗降。

中华文明连绵不绝、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特点,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但是这个文化特点似乎跟升斗小民的日常生活没有啥子切近的关系。愚以为,中餐、中药、中医,是炎黄子孙千万年来,基因、文化与这片黄土地上的气候、物产反复匹配、不断磨合而形成的璀璨的文化、科技成果。中药是中国的“牛人”拿中国的“羊人”的老命试验出来的。他们善于“取象比类”(穿凿附会),看到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就认为这这些黑料炒到一起砸成黑糊,吃了之后白头发会变黑;他们还认为,穿山甲、水蛭善吸善钻,所以在中风(形成血栓)后用穿山甲和水蛭内服,就能通开淤堵的血管(窿症)。

说到中药,再跑个题。有人把中药等同于草药,翻译成英文的“herb”。我觉得不对,中药里不但有不少直接取材于自然界的矿物药,还有必须经过化学反应才能制备而得的“化学药”。道家传统的“三仙丹”就是典型的一味化学药。传统三仙丹原料配伍为水银克、明矾克、火硝克,三种原料在捣药罐里搅拌均匀直至不见水银珠;然后将原料放到铁锅底,用大瓷碗倒扣在原料之上,收取“升丹”(升华、化学反应后在碗壁上的结晶)。大瓷碗与铁锅的缝隙之处,第一层用桑皮纸沾水封严、第二层用石膏当泥抹匀封严、第三层用黄沙埋住大碗,只露碗底圈儿。碗底圈儿里放几粒米,然后在碗底上面再压两块红砖。做好前述准备后,先文火烧锅40分钟,之后武火烧锅5-6小时。揭开红砖看碗底的米,如果米粒碳化了,但是还没有成为灰烬,就是火候正好。放凉开锅,刮取大瓷碗上沾附的红色结晶,谓之“红升丹”,刮取锅底的黄色结晶,谓之“黄降丹”,将升丹和降丹分别放到不同的“葫芦”里。红升丹和黄降丹配合外用,治疗疔疮溃烂,具有特效。有的老中医说,用三仙丹治疗梅毒,疗效仅次于青霉素。

然而,祖国医学认为三仙丹有毒,一般只能外用不能内服。但是,有两位陕西的发明家,发现在三仙丹原配方里加入约0.2%的重量比的硼砂,炼制出来的(红)升丹,就会一改老三仙丹的火、燥、热而变药性为辛、凉,进而可以内服。内服的三仙丹可以治疗癌症、高血脂、肾病(道家古汉语先改为英文再译成现代汉语的名词)等,据说还能延年益寿。我曾见过服用过此丹的60岁老先生看起来跟小伙子一样(厉害)。该发明“一种丹药”,还曾获得过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B)。

说得这么热闹,道家的丹药与蒙古族烤羊排有关系吗?有关系!您看《亮剑》中李云龙团长与政委赵刚的对话:“工农与知识分子要结合,可怎么结合呢?那就是喝酒…..”。丹药和烤羊排怎么结合呢?那就是改良!

蒙古族是草原畜牧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驯养并优选的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是羊里的茅台和五粮液,在中国至为抢手。传说该等好羊年产量只有80万头,大部分供应给了中东土豪国,一小部分计划给了东来顺等百年老店,能流落到民间的,只能由您自己亲自到锡林郭勒高价去吃。

乌珠穆沁羊是绵羊,有个大肥尾巴,烤它的羊尾是蒙胞下酒的至爱,但是既缺酒量又缺酒胆的汉民大多对烤羊尾不敢恭维。对汉民来讲,8-10个月大的苏尼特羔羊排,用来烤,那才是北方的真味。

按蒙族传统方式烤羊排,也不是把生羊排摆上篝火就烤,几百年传承,有很多技法和讲究。首先是杀羊方法独特:在羊胸腔扎个小口,插进羊肺一根管子后连吹几口大气,羊很快死亡。手伸到羊腔子里找到心脏,像日本拖鞋的“原理”一样扭住静脉一转,血留在腔子里,外面利索极了,什么埋汰物也看不见。羔羊排腌制之后下锅煮至7成熟,捞出放凉调味,干燥后刷上一些蜂蜜和红曲调色,然后上明火烤制。更精致的做法是焖炉隔火烤制,这与便宜房烤鸭子同属一个原理。但是蒙族的传统烤法,在大城市不太适用。因为城里人没有碳火和焖炉,像美国人用天然气一样烧烤又怕得癌。烤羊排要适应城里人3、4百块钱一台的烤箱,是技法改良的第一技术问题。

为了使烤羊排适应工厂化操作,内蒙古的科研人员做了很多有益的实验。腌制羊排的时候,要把调料和羊排放在冰水混合物里腌30-48小时。羊膻味主要来自于羊的脂肪,所以将腌制好的羊排,水煮至7成熟,是脱羊脂脱羊膻最有效的方法,还可以减少烤制时间。如果烤羊排前不水煮,腌制好的生羊排先在摄氏度度烤60分钟后,升温至度再烤40分钟,变温烤制风味、口感最佳。工业化的操作与城里人的烤箱已经接近了。前述研究成果对蒙古烤羊排为啥美味,贡献了科学的、实证的分析和可靠的结论。但是,老饕们常说,美食有家味、馆味、厂味之分,烤羊排搞得这么科学之后,是不是只能剩下厂味,而没了家味呢?

这样的技术问题,恰能完美解决的,必定是美食界的发明家,这样会解馋的发明家肯定既能当团长、又能当政委。

发明,是针对特定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所作的改进。搞发明首先要找到现有技术的边界并“挑好的”继承之。看了蒙胞的家味、蒙科的厂味,笔者还需介绍一下蒙店的馆味。导致馆味产生的秘诀,在于调味料的配方和烤炉,它们能适应较多食客的需求,摆在店里吃粗犷大气。有的店主披露,腌制羊排的时候,要像韩国人腌泡菜一样加苹果碎和梨碎;配置调味料时,要将小茴香、孜然、白胡椒、辣椒粉加盐炒后研磨成粉,以便撒在羊排上;烤制羊排的时候,要择机翻动。除此之外,不被人知的秘方就不属于现有技术了。

要想烤一份像样的羊排,概括现有技术的优长,不外乎就是那么几个内容。选料:8-10个月大的羔羊排;腌制:低温或冰水腌制1天;水煮:解膻气、入味道、将就烤功;调味:小茴香、孜然、白胡椒、辣椒粉加盐炒后研磨、加洋葱、苹果碎、料酒;上色:糖水、蜂蜜、红曲;烤制:、变温烤制、择机翻动,适时出炉。看起来,能把现有技术与家里的烤箱结合起来,烤出一份好羊排就不会出什么差错;试验几次、调好口味,转眼就可以成为不起的大厨师。

但是,现有技术虽好,读者看到这里肯定会问:你的过人之处呢?你的发明点呢?你对现有技术做出的贡献呢?你是不是半辈子以来总是光说不练呀?别急啊!您看过我写的《他山之牛,可以煎排》吗?那里面,有洋人煎牛排的秘诀。我只公开了洋人秘诀之形而没有公开秘诀之神,今天一并奉送。洋人煎牛排好吃的秘诀,在于巧妙运用了“美拉德反应”的原理。

所谓美拉德反应,其实质就是还原糖和氨基酸、蛋白质,在高温下的黑化反应。在美拉德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人类现在还不能完全了解或掌握的中间体或“类黑素”。这些数不清的中间体或“类黑素”有着意想不到的芳香气味或味道,单纯作用于舌、鼻,或者复合作用于舌和鼻,再加上肉质老嫩的口感,再加上时间轴,再加上酒菜、歌舞,确实不难取得妙不可言的效果。

我对现有技术做出的贡献,就是将煎牛排学到的美拉德反技术,与烤羊排充分结合。确切地说,就是在水煮过的羔羊排上做美拉德的文章。

文章的左面重点是在糖上下功夫:还原糖有好多种,汉族人常用的蔗糖、冰糖、砂糖、淀粉糖;蜜糖;料酒、米酒、啤酒中不知名的糖;馆味里的苹果和梨子中的果糖;工厂用的麦芽糖。不仅如此,笔者还要建议用上奶粉里的乳糖、葡萄酒里的单宁和葡萄糖。以后我还要买些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取捷径将若干可口可乐倒进羊排)试试。总之,务求糖的品种齐全而组合起来又风雅别致。

文章的右面重点在氨基酸和蛋白质上下功夫:调味时要加蛋清、鱼露、耗油、干虾干贝鱿鱼炒制研磨粉、从保健品商店买来的商用蛋白粉、氨基酸。总之,务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品种齐全而组合起来又风雅别致。

进而,还原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上述组合相应地更加齐全而组合起来更加风雅别致。

水煮过的白羊排,用上述丰富的糖、氨基酸、蛋白质,加小茴香、孜然、白胡椒、辣椒粉、盐、酱油涂抹过,跟洋葱、葱姜蒜碎放在一起,就真的、实在是没法再进一步地瞎捣鼓了,换言之,关于本发明点的调味配方差不多已经让我说到最大保护范围了。

发明点要是只有一个,还算不得俺老马有手段。

第二发明点,就是将上述调味过的水煮羊排,放在煎锅里用油煎炸。其目的是,借鉴煎牛排产生美拉德反应的长处:煎锅里好翻面、方便锁住汁水、容易在适合的温度和火候下恰如其分地掌握美拉德反应的妙处。油可以用花生油、豆油或橄榄油。煎牛排时,正反面需要翻动3个round,煎羊排时翻两个round就行。煎羊排的同时预热烤箱,煎好后迅速放入锡纸垫覆的烤盘,羊排表面在补撒少许孜然、辣椒粉后推入烤箱,摄氏度烤15-20分钟。有了先煮、后煎、再烤的步骤,再加上美拉德,蒙胞肯定要骂城里人真会瞎鼓捣。

这还不算完。BBC做过一个调查,为啥欧美人爱吃“甜甜圈”?因为脂肪和淀粉在一起吃的时候,最容易引起人类的满足感。为此,我们烤完羊排的时候,利用烤箱的余温,再烤一些馒头片,为的是把烤出来的羊油,也和淀粉再锦上添花地香上一会。

就这样,烤羊排、就馒头,一碟生蒜,一壶老酒。美出那首诗来:无双毕竟是家山,羊排改良赛仙丹。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云云。

马德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uixianga.com/xhxxzjb/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