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我!没有被炒鱿鱼!所以我今天要开心地为大家发福利!

小伙伴们知道吗?可可曾经做过酒类、做过“助性饮料”、做过货币,直到现在变成用来表达爱的食物的首选。它从神坛走下,兴过国、也灭过国......正在一步步逼近,在这个FFF团高举旗帜的日子里,小饿的小伙伴吃货研究所(ID:Food_Lab)带大家一起来挖掘一下巧克力鲜为人知的历史吧。

文末有福利

可可酒的出现

可可最早被人类发现,是以可可酒的形态。

▲可可果拍摄:FOXSTORE

公元前年的古代中美洲人在雨林深处发现了可可树,当他们尝试吃可可时,却发现里面的黑色种子太苦了,但厚实的果壳和甜美的果肉很适合外出时作为能量来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意发现了可可果肉的自发酵能力,于是可可酒便出现了。

▲可可果拍摄:FOXSTORE

可可酒的制作方法简单粗暴:剥开果壳,取出果肉放入碗中,把水和果肉混合在一起放到太阳下晒几天滤出酒液即可。从此开始,可可在古美洲文化生根发芽,可可酒不再是普通的酒,他们甚至都有自己的可可神,并成为了古中美洲人宗教信仰的核心。《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的崇拜可可的欧帕伦帕人就是以这个为原型创作的。

▲欧帕伦帕人图:电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古人认为可可可以用来治疗任何疾病,同时由于当地人的酿酒需要,可可在中美洲开始扩散。最早栽植可可树的民族,大概是墨西哥湾南岸的奧尔梅克人。

巧克力的雏形

公元前年,巧克力的原形出现。这篇文章里,我们把加工过后的可可统称为巧克力,包括可可饮料、可可排块、巧克力糖等。可可和巧克力的关系大概就像是面粉和面包一样。

▲可可豆拍摄:FOXSTORE

在公元前年的某个时期,奧尔梅克人把可可带给了玛雅人。玛雅人在犹加敦半岛和中美洲热带地区生产可可,转而卖给干冷北方的阿兹特克民族。

▲巴黎巧克力博物馆

阿兹特克人很快就发现了可可豆的价值,发明了最早巧克力的雏形,他们烘焙、研磨可可豆,制成一种令人联想到人血的饮料用在宗教仪式中。但其实也会滴血进去,并在研磨中加入玉米、山览果果核、红辣椒、胡椒、胭脂树种子、少量蜂蜜、香草荚......研磨完成后加水搅拌后饮用。

可可豆可能是最早的假币

巧克力最早只有皇室以及士兵打仗前能喝,大吃货蒙特祖玛一世(Montezuma)统治阿兹特克帝国的时代,据说他每天要喝掉50杯这种饮料,尤其是在和妃子做羞羞的事之前,他认为巧克力中有类似春药的成分。当然另一种说法是50杯是所有皇室一起喝的量。蒙特祖玛甚至都有属于自己的可可金库专门用来储存可可豆。

由于中墨西哥干旱的寒冷高原并不适合可可树的种植,这群吃货便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对他们而言,这就是当时的“石油”。每当阿兹特克人攻占一方土地后就开始征税,而税款便是可可豆。

十六世界西班牙史的作者记录了当时可可豆的价值:10颗可可豆可以招一次妓,鸡蛋的价格是2-3颗可可豆,一只兔子的价格是10-30颗可可豆,然而奴隶的报价则是颗可可豆。于是伪造的可可豆开始出现,而伪造可可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将河边的黏土捏成可可豆的形状,太阳暴晒后再打点蜡就会像真豆子一样有光泽。但造假者一旦被抓到就会被处以死刑。

▲可可豆拍摄:FOXSTORE

兴也巧克力,衰也巧克力

时间来到大航海时代鼎盛时期,西班牙征服者HernandoCortes埃尔南·科尔特斯屠杀、征服了阿兹特克文明之后,不久便对这个稀有的食材产生了兴趣,很快他就发现能将繁荣的西班牙推向新一轮扩展的东西,巧克力。他将巧克力带给欧洲皇室,因为巧克力在别的地方都没有,在西班牙人发现巧克力的一个世纪后,风靡欧洲。当时的欧洲贵族把可可和珠宝放在一起保管,锁在保险箱里,在垄断巧克力的供应链后,巧克力成为了西班牙的摇钱树。

▲埃尔南·克尔斯特图:BookofAmerica

过度的种植和混乱的管理导致西班牙在中美洲的种植园接连倒闭,病虫害几乎毁了所有的收成,所以西班牙的出路只有一条,全球化种植:从委内瑞拉到菲律宾。这个决定使得西班牙空前繁荣,到了年,可可种植已经遍布全球。

但也正因如此,西班牙不再处于垄断地位,他的殖民地和其他欧洲国家开始自己种植可可,这改变了西班牙的国家收入,收入变少了,竞争对手却变多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加入打破了西班牙人对可可的垄断,当西班牙失去对巧克力的垄断后,他们的帝国实际上就衰落了。

入欧,巧克力的口味改变之路

▲巧克力在欧洲人的认知中,几乎就是一种饮料

欧洲人接触到巧克力后就开始思索这东西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认为有益的代表比如巴黎医生乔瑟夫·巴晓特就曾写下“巧克力,众所周知,最高贵的发明,它才应该是众神的食物,而非酒食、神食“的语句。

巧克力进入欧洲后最大的改变在于主要的辣椒变成了蔗糖,此外还添加肉桂、丁香、茴香籽、杏仁、榛果、香荚兰、橙花纯露和麝香作为辅料。而现在常见的添加牛奶的热可可,根据书面记录,17世纪才开始出现。

之后几个世纪,巧克力在欧洲人的认知中,几乎就是一种饮料了。以可可豆来制作甜点的例子还十分有限。年,英国人亨利·史图比(HenryStubbe)在他的巧克力专书《印第安甘露》中指出,西班牙和西班牙殖民地"另有一种吃法,把它制成糖锭,也就是杏仁的形状"。

▲热巧

那时的人也见识到了一种作用,如今我们知道,这是巧克力的咖啡因造成的——"拿可可果制成点心,晚上吃了,会让人清醒一整夜,所以对负责守卫的士兵很好用”。

18世纪的烹饪书,通常都会有几篇食谱得用上巧克力,包括彩糖、杏仁膏、比司吉、奶油糖,冰品还有慕斯。

荷兰的贡献:可可粉与可可脂的分离

年,康拉德·范·豪坦(ConradvanHouten),当时他想要制造出含油量较少的巧克力,这样调出的饮料才不会那么浓重不好消化。可可豆的重量大多来自脂肪,也就是"可可脂"。范?豪坦开发了一种螺旋压搾机,能把豆粉的可可脂移除大半,接着就把这种去脂的可可粉拿来卖,用来调制热巧克力,而且可可粉的风味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可可粉因而成为热门的畅销商品。

▲可可脂

巧克力创造周末

贵格会的宗教信仰不允许他们从事任何商业活动,比如金融、奴隶交易、军火、酿酒业,因此经营巧克力对于贵格教徒是最理想的。贵格教徒JohnCadbury约翰.吉百利(就是那个吉百利巧克力)开办了人性化的巧克力工厂。他们将巧克力饮料作为酒的替代品来卖,取得了巨大成功。

▲尽情享受周末的时候,是不是得来块巧克力

年,JohnCadbury的儿子RichardCadbury理查德.吉百利更进一步,他提出养老金的观念以及公休假,而这些在今天已经成为了行业标准。他还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把一周工作时间限制在五天。也就是周末的起源。

英国的发明:食用巧克力

食用巧克力出自另一位贵格教徒JosephFry之手,他将处理可可豆时剩下的可可脂和可可粉混合在一起,做出来的巧克力酱倒入到模具里成型固化。这标志着食用巧克力的诞生,很快就激发人们群起效法,产品遍布欧美全境。

瑞士的发明:牛奶巧克力

年,瑞士的甜点师傅丹尼尔·彼得(DanielPeter),以亨利·奈斯勒(HenriNestle)生产的新式干燥奶粉制作出最早的固态牛奶巧克力。牛奶和巧克力不只风味能相互搭配,奶粉还能稀释巧克力的强烈风味,加上乳蛋白也能减轻可可的涩感,让滋味较温和。至此,牛奶巧克力开始出现。

看完吃货研究所给咱们介绍的巧克力历史,有木有觉得涨姿势了,小饿也准备给小伙伴们分享下美味的巧克力!

福利时刻

在这个吃货纵横的年代,巧克力固然成为了大家风靡的美食,更是大家示爱的重要武器。对于颜控的小伙伴来说,最不能抵抗的就是美出新高度的包装了有木有!小饿已经迫不及待要给小伙伴们种草LANDBASE品牌旗下的这款巧克力啦!

巧克力与爱

籍贯:瑞士

推荐口味:海盐

不同的口味搭配着不同主题的手绘花纹,繁而不乱,又有原始森林的神秘感又有艺术感,看见包装瞬间不忍心下手了,喜欢的小伙伴们请举个爪,小饿又来默默地发福利啦!

奖品:巧克力与爱海盐口味30份

参与方式:小伙伴们来和小饿分享下你们吃过口味满分的巧克力吧,请在文末留言并扫描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shens.com/xhxxgpw/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