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俞

足太阳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图2-16)。

胸闷、胸痛、气喘、腹痛、气逆、皮疹瘙痒、心动过速、心绞痛、冠心病等。

穴区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分布有第6、7胸神经后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深部有副神经、胸背神经和第6、7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

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药量1~2ml。不可深刺,以免损伤穴下重要脏器。

(18)膈俞

足太阳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图2-16)。

咳嗽、气喘、呃逆、食不下、呕吐、潮热、盗汗、贫血、胃炎、颈淋巴结结核、荨麻疹等。

穴区下为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分布有第7、8胸神经后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深部有副神经、胸背神经和第7、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

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药量1~2ml。不可深刺,以免损伤穴下重要脏器。

(19)肝俞

足太阳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胸胁痛、目赤、目眩、吐血、脊背痛、腿痛、肝炎、胆囊炎、胃痉挛、肋间神经痛、结膜炎、角膜炎等。

穴区下为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分布有第9、10胸神经后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深部有副神经、胸背神经和第9、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

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药量l~2ml。不可深刺,以免损伤穴下重要脏器。

(20)胆俞

足太阳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腹胀、胸胁痛、黄疸、口苦、肺痨、咳嗽、潮热、盗汗、胆结石、胆囊炎、肝炎、失眠、胸膜炎等。

穴区下为背阔肌、竖脊肌,分布有第10、11胸神经后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深部有胸背神经、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第11胸神经后支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

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药量1~2ml。不可深刺,以免损伤穴下重要脏器。

(21)脾俞

足太阳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图2-17)。

腹胀、泄泻、痢疾、呕吐、黄疸、水肿、背痛、贫血、胃下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穴区下为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分布有第11、12胸神经后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深部有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的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

斜刺0.5~0.8寸。药量1~2ml。不可深刺,以免损伤穴下重要脏器。

(22)胃俞

足太阳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图2-17)。

腹胀、肠鸣、胃脘痛、呕吐、脊背痛、胃下垂、慢性胃炎、肠胃炎、肝炎、胰腺炎等。

穴区下为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分布有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深部有第12胸神经、第1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的肋下动脉背侧支分支。

斜刺0.5~0.8寸。药量1~3ml。不可深刺,以免损伤穴下重要脏器。

(23)三焦俞

足太阳膀胱经。

在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图2-18)。

腹泻、痢疾、肠鸣、腹胀、呕吐、水肿、腰背痛、肾炎、肝硬化、糖尿病、心源性浮肿等。

穴区下为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分布有第1、2腰神经后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深部有第1、2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的腰动脉背侧支分支。

斜刺或直刺0.5~1寸。药量1~3ml。不可深刺,以免损伤穴下重要脏器。

赞赏

长按







































哪里白癜风能治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shens.com/xhxrybw/104.html